孩子沉迷于手機之中,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沒有家長的陪伴,或者是家長沒有正視孩子的需求,導致孩子在網絡中尋找存在感;因此,在放假期間,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互動,正確的引導孩子,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
1、孩子自制力太差。孩子自制力較差,是他們對手機上癮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當孩子看到感興趣的東西時,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還有父母對孩子閑暇時間沒有任何規劃,不會讓孩子在空閑時間充實自己。孩子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沒有具體的目標,也就會對手機日漸上癮。
2、觀點不一,規則不清。很多家庭里都是三代同堂,父母、祖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養育和管理,三代人因為成長環境與生活背景的不同,觀念和習慣上有著大量的沖突和矛盾。在家庭沖突頻發的背景下,逃到一個規則簡單、解決沖突的方式也很直接的手機虛擬世界,可以說是很自然的選擇。
3、目標過于遠大,平時無成就感。生活中也不乏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設定一個過于遠大的目標。對于這些心智尚未成熟、自控和自我激勵能力尚弱的兒童青少年,他們很難盯著一個很遠的目標來約束當下的行為。
反觀游戲設計,從來不會讓玩家覺得有一秒鐘是在無所事事,每個時刻都有適合其當前級別或角色的任務,以及只要努力就可完成的小目標,時刻不忘增加玩家的成就感。
如何才能讓孩子主動遠離手機呢
1、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的小的時候,行為主要是以模仿為主,而且沒有明確的是非觀,所以父母的言傳身教對于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父母經常看手機的話,孩子也會覺得看手機就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也會沉迷于玩手機。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放下手機,首先自己要主動放下手機,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比如搭積木,組織跳繩比賽,讓孩子從游戲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也能讓他們的腦力和體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2、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家長不要怕麻煩,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小到小區的活動,比如騎車、踢球,玩輪滑或者滑板車,讓孩子在游戲中培養興趣、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后每天和好朋友相約一起游戲,也能逐漸擺脫手機給孩子帶來的誘惑,
大到帶孩子去旅行,在旅游的過程中探索新知,了解新鮮事物,讓孩子的生活有趣起來,也就不需要時時刻刻看手機了。
3、讓孩子有事做。孩子沉迷手機,可怕的不是沉迷,而是放下手機之后,除了學習就不知道干什么,而孩子又不想學習,于是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找點事做”,比如帶著孩子出去玩、帶孩子去圖書館、帶孩子玩玩具、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當孩子的時間被均勻分配的時候,那就能有效避免沉迷手機和電視。而這件事,從小就要做好。
4、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家長要把孩子放學回家后到睡覺前的這一段時間利用起來,不要讓孩子在做完作業后就沒事情可干,腦袋里會冒出玩手機的念頭。
這個時候你可以安排孩子閱讀一些課外故事書,而你也可以借這段時間來把你有些不清楚的問題,找書理解一下,久而久之的,孩子和你的閱讀習慣就培養出來了,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沉迷手機,對其身心發展有哪些影響呢
1、影響視力水平。電腦顯示器、手機、平板電腦等基于電子產品顯示屏發出的高能藍光,對眼睛的危害較大,孩子正處于視覺系統發育的敏感期,相較成人更容易受到傷害。
2、影響社交能力。電子游戲和電視節目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較大,可能會使得他們無法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實世界。而電子產品對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還有可能阻礙他們社交能力的發展,產生惰性,成為“宅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