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孩子正處于人生中一個轉折點,這個時期的他們已經開始產生出自己的想法,不想再聽父母和老師的管教,如果家長對他們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那只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十歲男孩子叛逆期不聽話怎么辦
1、跟孩子講明道理。如果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叛逆情緒。所以,家長對十歲的男孩進行教育時要講明道理,把道理講得越透徹越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只要家長說得有理有據,孩子就會欣然接受,反之,孩子就會抗爭到底。
2、注意說話的語氣。命令性口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導致交流失敗。想要引導孩子,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讓他們有同齡人交流的感覺,營造親子關系,不要一味給孩子灌輸自己的觀念。引導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共同探討得出答案。
3、放低身份,尊重孩子。身為父母,不要拿自己是大人來壓孩子,這個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樣溝通。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4、足夠的溝通。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了,不能以家長的權威區壓迫他們,而是應該站在一個比較平等的狀態,不要試圖去打聽孩子的隱私。
5、父母不要包辦所有事。溝通很重要,溝通之后,讓孩子自己去實踐更重要。如果孩子,本該自己做的事情,都由家長包辦,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就不會自己,主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于是溝通變成了聽他人的話而行動,完全沒有了自我。
6、給孩子朋友式的指導和陪伴。父母對孩子放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更不是放任。給孩子朋友式的指導和陪伴。朋友關系最基本的要素不是感情深厚,而是關系平等。
做孩子的朋友,像對待成年人一樣與他們平等交流。既有身為前輩的引領,又有朋友式的陪伴和幫助,這是每一個少年對父母的期盼。
教育叛逆期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1、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以硬制硬是對叛逆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法,那么家長對于在叛逆期時的孩子該怎么辦,記住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不要脾氣一急就開始對孩子打罵,把原本要好好溝通的計劃拋諸腦后。
2、不溺愛孩子。不可以對孩子過于溺愛,即使家里就這一個獨生子女。因為溺愛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為自己最重要,從而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包容。這種溺愛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變得膨脹,變得無法無天。
叛逆期孩子為什么不能打
如果父母打孩子,孩子會更加叛逆,會走到父母的對立面的。孩子進入叛逆期,已經從小孩子過渡到大人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獨立,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把自己和父母隔離開來了。父母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不知道怎么辦。
孩子的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他成家立業,才能算結束。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問題和教育的手段。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叛逆,不愿意讓別人說、讓別人管。
這時有的家長會使用簡單粗暴的打罵方式來解決,其實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激化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矛盾,適得其反,更有可能在沖動的狀態下發生不了挽回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