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會說謊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規范自身的行為,不要為孩子做出錯誤的榜樣,導致孩子也學會了說謊,那么,孩子已經出現了說謊行為,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兒子撒謊怎么教育
1、營造民主寬松的家庭氛圍。家長不要總是板著面孔說教,更不要孩子一犯錯就打罵。而要有策略地“文明民主執法”。比如,與孩子一起制訂規則,如有違反,以剝奪看電視或買玩具等要求作為懲戒。
另外,有些孩子是為逃避懲罰而說謊,家長可以和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說謊的經歷,告訴他主動認錯還是好孩子,家長也不會因此不愛他。這種分享式的方法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更容易讓其吐露真相。
2、抓住“第一次”。有的孩子蓄意說謊希望從中獲利,或逃避懲罰,這種情況,家長不可手軟,要抓住“第一次”,嚴厲處罰,謹防“破窗效應”(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讓孩子為此付出代價,下次不敢再說謊。
但處罰要在家里進行,不可人前教子,注意保護其自尊心。
3、角色代入。學齡前的孩子撒謊,家長可巧設故事情境,用童話引導孩子認錯。比如,童話的主人公與他一樣犯了說謊的錯誤,遭到伙伴的排斥和父母的批評,后來是自己主動認錯,重新贏得大家的信任與歡迎。
4、不可倒逼“二次說謊”。有的家長看出孩子的破綻抓住不放,咄咄逼人式的發問會誘發孩子編造新的謊言。當家長發現孩子撒謊,應在合適的時間用委婉的方式,告訴孩子自己知道了真相,點到為止,讓其自己認錯。
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1、自尊需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自尊心,所以當一些事情有損他們自尊時,他們就會撒謊。比如孩子如果考試沒考好,但他們又想獲得家長的表揚,此時他們有可能會撒謊。
2、虛榮心作祟。很多孩子撒謊就是因為虛榮心作祟,孩子愛攀比,喜歡自己比別人強,想受到關注。比如,某個朋友說他們家住大別墅,有的孩子可能會撒謊說自己家也住大別墅,盡管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3、模仿心理。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他們會模仿家長、老師、同學的行為。如果周邊的人喜歡撒謊,那么在環境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撒謊。
4、安全需要。很多小孩子撒謊是為了保護自己,從而獲得安全感。當孩子犯錯時,為了免于受懲罰,他們就會撒謊。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說謊行為后,應該做好下面的事
保持淡定,不要急于批評孩子。在發現孩子說謊后,我們不要急于批評孩子,而是要給孩子講清楚道理,況且有的時候父母并不一定了解事實,如果這個時候批評孩子,有可能冤枉孩子,因此,保持淡定很重要。
保持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為什么要說謊呢?父母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保持耐心,通過詢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比如,可以對孩子說:“媽媽想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害怕批評呢?”“你是不是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呢?如果是,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們跟小朋友借!”通過這樣的提問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有利于針對性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