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知道,不愛說話是人比較內向的表現,以為孩子不愛說話主要的影響是在人際交往方面,但在其他方面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也不可小視。父母在引導時,先不要急于給孩子貼標簽,不要說孩子,用實際行動帶領孩子走出困局,引導為主。
孩子不與人溝通怎么辦
1、善于傾聽孩子想法。聆聽期間,雙方應相互正視,相互傾聽,神情專注。不要左顧右盼,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小動作,更不要漫不經心的對待,不要在孩子說話時喋喋不休的插嘴,尖酸刻薄的評價,這些都不是好的傾聽表現,善于傾聽,才是父母對于孩子最基本的素質。
如果你在聽孩子說話時,可以聽懂他話里的意思,并且能夠心領神會,同時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思而予以回應,表示你掌握了傾聽的要領,那么跟孩子的溝通也會更加有效。
2、教導孩子和正能量孩子一起。家長要有要考慮是外在的一些因素,比如說同學朋友這方面去著手調查一下,了解一下?;蛘哒f是學校的學習的氛圍,可能都是對他有影響的,他這年齡段人那屬于對于外在的接受,幫助孩子找到正能量的朋友,找到積極向上的環境,對于一個孩子是至關重要。
3、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吃虧受委屈。這種情緒感染到孩子,使他們總是懷疑別人,感到他人世界的風險,因此不敢和別人交往。這類家長應當調整自己平時的言行,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家長跟孩子交流要注意哪些
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適當時候給孩子個臺階下,或者為孩子保守秘密。批評孩子時首先肯定其某些良好動機是十分必要的。
2、鼓勵孩子以后不要犯類似的錯誤。與孩子分析教訓所在,適當提出希望,告訴孩子錯在哪里,怎樣改正。
3、不要操之過急。孩子改正錯誤需要一個過程,父母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孩子立刻就能把錯誤改正過來,應該允許孩子在改正過程中有一定的反復,可以多多留意孩子在一段時期內的變化。
孩子拒絕溝通會有哪些影響
1、降低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通過自身的經驗、自我反省和他人的反饋,逐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心理學家認為:自我概念對個體行為和觀念有著重大的影響,而自我概念的形成非常受身邊人的影響。
于是,家長與孩子的不良溝通,除了直接能感受到的家庭氛圍緊張之外,還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自我概念。
2、影響學習成績。孩子拒絕溝通,父母好言相勸不成,著急上火,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做,往往就可能打罵呵斥、言行威脅、蠻不講理以逼迫孩子聽話。
實際上這樣做只會讓親子關系的裂縫越來越深,孩子對家長愈加厭惡,家庭氛圍愈加糟糕,孩子壓抑不堪,非常影響心情,影響狀態,進而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影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