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三后,面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會感到手足無措,家長對此很是擔心,中考是孩子的轉折點,孩子學習課程也比較緊張,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初三孩子容易犯困怎么辦
1、監督孩子規范作息,早睡早起。每個人都知道早睡早起是一個好習慣,但能做到的人不多。比如中學生給自己制定一個早睡早起的計劃,規定每天10:30睡覺,早上6:30起床。到點睡覺跟起床,能堅持一周,就能堅持一月、一年。
2、課前預習,勤動腦。很多初三生不愛學習不是真的不喜歡學習,只是因為上課聽不懂,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要要從聽懂課開始做起,如何聽懂老師講課呢?
首先孩子需要課前預習,提前把新課內容預習一遍。找到學習的重點跟難點,自己先解決一部分,上課的時候重點聽老師講解。有了預習做基礎,上課就容易跟著老師的思路不掉隊。
3、抓住機會睡個短覺。初三的學習沖刺已進入最后階段,每一個努力上進的孩子都在抓緊時間學習,甚至于連午休都省掉了,只為了能多刷一點題!
但這些學生卻沒有認識到中午休息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正所謂“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才是最高效的時間使用法則。到了午休時間,還可以適當瞇一會兒,保證下午可以有充沛的精力進行下一輪的復習。
初三學生容易犯困的原因有哪些
1、作業太多,寫到深夜,耽誤睡眠,導致白天睡覺。純粹是因為作業太多導致孩子熬夜,家長可以就此事跟班主任以及學科老師溝通,請老師減少作業量。
2、老師講課枯燥。除了學生自身原因以外,老師也是影響學生聽課效果的一個原因。部分老師上課照本宣科,老師授課方式枯燥無味,不能吸引學生興趣。再加上學生聽不懂,索性放棄聽課,在課堂上補覺。
3、身體素質差。有些初三學生飲食健康不規律,也有些學生居住環境差,還有些學生不愛鍛煉,致使身體素質差,體內濕氣過重,這些都容易導致上課犯困。
初三孩子上課走神怎么辦
1、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夢想勵志教育。我們認同和堅持一個觀點:中學生是為夢想而學習的,家長要學會在孩子的心田里“種”下夢想的種子,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和孩子很自然、很隨意地聊天,也許就能發現孩子的夢想其實自己已經種下了,只是還沒有生根發芽,需要家長去幫他培土扶持,澆水施肥。
2、提高孩子自制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于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可以通過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入手,如做作業、繪畫、手工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