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升入初一依然延續小學的學習狀態,貪玩、不愛學習,一下面對七門科目,孩子可能會產生厭學情緒,作為家長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引導,多關心、多鼓勵孩子。
初一學生不去上學家長怎么做
1、尋找厭學原因。很多孩子對于不去學校的原因是不會說出來的,家長通過學校方面的信息和同學之間的了解才能夠判斷出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不能夠使用武力進行教育,那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會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形成隔膜。
2、減少對孩子消極評價。很多家長都是喜歡管束孩子,一些家長更是不愿意去表揚孩子。初一學生正是青春期的發育階段,很多時候都是比較叛逆的,內心也是比較敏感的,而且家長總是對孩子進行嚇消極的評價,或者總是去批評孩子是會對于孩子導致厭學的現象的。
3、家長要增強孩子對學校的吸引力。使學生感覺到學校不僅僅是枯燥的學習,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僅只局限在課堂,在課余時間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各種文體活動、比賽,組織科研小組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考察等等,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4、對孩子多些鼓勵。初一學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初一學生厭學,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初一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孩子一入學就面臨父母對孩子高期望值的學習方面的精神壓力,為了有一個好成績,許多父母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及高昂的學費去陪讀,報班,輔導,孩子目睹又親臨,時間長了逐漸演變成了心理壓力。
2、由于沒有或者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課堂上老師的短暫引導和家長的間斷性引導和支持,使得孩子的學習處于長期性的孤立中,在學習中處處遇到困難,進而覺得學習沒有快樂,久而久之就有了厭學的現象發生。
3、對科目和老師的不適應,初一科目多而相對小學較難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總結性強等特點加上常常跟不上老師的快節奏,使孩子找不到學習興趣一直陷于自卑的學習狀態下,進而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初一的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
1、定合理的目標,及時鼓勵。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提過高的要求,強迫他們學習,這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相反總想玩。我們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嘗試成為他們的朋友,要看到孩子往好的方面的變化并給予積極的反饋。
2、盡量不要大聲呵斥孩子。陪孩子寫作業,看到孩子字寫不好,簡單題錯了,接著就是一頓大吼。這種方式是搞不定孩子的,時間一長,孩子還會更不喜歡學習了,因為不學習的時候你們的關系還非常親密,只要一到學習時間,即將面臨你的大喊大叫。
3、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必須看著孩子學習,家長放松,他就不做了,那也不是什么問題,為什么呢?
他沒有完成任務,第二天去學校得到老師的批評是少不了的,這就是他不完成作業的結果,他必須自己去承擔,作為家長不用去強迫,沒有一個人喜歡總被批評,慢慢他會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