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發的生活,就會特別寵溺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買什么,所以就導致了現在的孩子花費特別高,孩子對金錢的觀念變得模糊,所以就會出現孩子偷拿家里錢的行為。那么,孩子拿家里的錢不承認怎么辦呢?
孩子拿家里的錢不承認怎么辦
1、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先明白孩子偷錢的真正原因。如果孩子撒謊不肯說或者干脆不承認,家長要先表明自己不會打罵只是想了解原因的態度,讓孩子跟家長敞開心扉。
2、切記不可打罵。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偷錢之后,不由分說上來就是一頓混合雙打。這樣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可能不敢偷家里的東西,反而去偷別人的東西,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愚蠢辦法。
3、理解孩子的需求。這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東西自己沒有滿足他,其實只要是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可以滿足,如果孩子在家長這里得到了滿足,他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告訴孩子想要什么可以給父母說,只要要求合理父母都會滿足,但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
4、給孩子樹立偷錢的羞恥感。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未告知他人而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都叫偷,即便是家里人的錢也是如此。因為錢是爸爸媽媽的,而不是孩子的。要讓孩子知道,這是偷的行為,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5、適當懲罰。既然孩子已經發生了偷錢行為,并且父母知道了原因,除了對癥下藥以外,還要讓孩子知道代價的重要性,即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和受懲罰,父母不妨讓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受罰的方式。
比如扣除一個月的零花錢、做家務還債等等,總之一定要通過適當懲罰讓孩子長點記性,為自己行為負責。
孩子拿家里的錢不承認的原因
1、沒有滿足孩子的“欲望”。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孩子要什么,家長就滿足什么。可是后來又覺得這樣教育孩子不對,于是就不再滿足孩子,當孩子提出要什么東西時,父母就會搪塞過去,更不會輕易地滿足孩子,這種落差感,讓孩子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于是就開始偷拿父母的錢。
這背后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從最初要什么就給什么,到后來變成了搪塞或者不給時,孩子的內心就開始了產生變化,他們就會尋找可以滿足他們這種欲望的方式,比如偷拿父母的錢。
2、孩子之間的攀比之風。現在的孩子因為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孩子反而變得有點虛榮。孩子們之間開始攀比,每個學校里面都有家庭相對來說富裕的孩子,當他們手里拿著新穎、新奇的東西時,他們就會在同學之間炫耀,有些孩子心理就會產生想法,自己沒有這個東西,但是也想成為大家的焦點。
有些孩子會選擇回家跟父母要,但是大多數父母是不理會的,于是孩子就開始偷拿錢,也讓自己擁有這個東西,也能成為別人艷羨的對象。
孩子的金錢觀如何培養
1、讓孩子了解錢的來歷。我們應讓孩子認識到金錢是父母通過勞動換來的,我們擁有的物質是我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對消費的態度。告訴孩子錢是一種工具,它可以幫我們提供舒適的生活,也可以用來幫助人,它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一切。
2、讓孩子自己支配金錢。很多家長在帶著孩子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挑選東西,自己負責結賬。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支配金錢,比如給孩子100元錢,讓孩子自己去挑選物品,選完之后讓孩子計算一下價錢,看看是否超支,讓孩子知道這些錢能夠買到多少東西。
3、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很多家長會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樣會讓孩子認為金錢很容易得到,不會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家長不要溺愛孩子,適當讓孩子勞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體會到生活的不易,也會知道家長賺錢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