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中,手游成風,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在玩游戲,這就導致很多的孩子對游戲比較沉迷,甚至出現了在游戲中花錢的行為,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呢?
小孩游戲花錢怎么處理
1、及時處置。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特別是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玩游戲。游戲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容易上癮,引發心理孤僻、厭學逃學、身體不好等問題。同時,偷花家里的錢去玩游戲,日積月累,容易養成欺騙、偷的壞習慣,長大后甚至會走向錯誤道路。
所以,作為家長,看到孩子偷玩游戲,而且多花的金額較大,應在思想上高度警覺,及時、正確處置,不能有絲毫憐憫、容忍之心,更不能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管孩子,而聽之任之,任意讓孩子玩游戲,否則會毀了未來孩子的健康發展和未來家庭的幸福和諧。
2、嚴肅批評。家長要馬上和孩子談話交流,了解具體情況,提出嚴肅批評,講明玩網絡游戲和偷花這么多錢的危害和對自己、家庭的影響,必須讓孩子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到錯誤所在,虛心接受批評。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和親戚、老師一起開展教育,多方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3、適當懲罰。家長對孩子可以采取適當措施予以懲罰,讓孩子的時間、精力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培養勞動習慣、閱讀習慣、鍛煉習慣和愛心志愿服務習慣,像每天做家務一小時,每天閱讀有益的課外書一小時,每天鍛煉身體一小時、每周到圖書館等處做志愿者等等。
目的是使孩子認識到犯錯誤必須要接受懲罰,加深不能犯錯的印象,避免今后再犯類似錯誤。
4、多加關愛。孩子愛玩游戲,和興趣愛好不廣泛家教不當、缺少家長關愛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有關。作為家長,應對孩子多加關愛,多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文體藝術特長興趣班,參加各類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和愛好,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比如學習書法、美術、唱歌、跳舞、器樂、打球等,一起看電影或講座、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外出旅游等。如此,孩子也會漸漸淡忘游戲,把興趣轉移到學習讀書、勞動實踐、鍛煉身體上來,成為陽光開朗、品格優秀、富有愛心、善于學習、愛好廣泛受人喜愛的好孩子。
孩子沉迷游戲有什么危害
1、對健康的危害。癡迷手機網絡游戲的孩子,大多生活沒規律、生物鐘紊亂,健康狀況很不樂觀。玩手機網絡游戲時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時間長,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另外,由于玩游戲時眼睛長時間處于緊張收縮狀態,會導致眼睛疲勞,這也是近視眼的形成原因之一。再有,過度沉溺還會使人產生幻覺,反應能力變差。
2、對性格的危害。一些武力互動游戲容易誘發未成年人的沖動,變得脾氣暴躁。
3、對學業的危害。手機網絡游戲吸引的群體的是70%是學生,很多學生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耗費在網絡游戲上,導致這些學生玩物喪志、荒廢學業。據一份調查顯示,某網絡游戲每天玩游戲所花時間3-6小時的占了67.7%,這樣一個耗時對于一個學生居多的社會群體而言影響頗大,上課時間和效率得不到保證。
父母該如何給孩子傳遞正確的金錢觀
讓孩子明白掙錢不容易。為了給孩子傳遞正確的金錢觀,還是讓孩子學會節儉,父母都要讓孩子明白,掙錢并不容易,錢不是大風刮來的,都是用汗水換來的,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浪費,也不能毫無節制的去花錢。
讓孩子理解金錢的意義。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他的所有吃穿用,都是用金錢換來的,沒有金錢就會什么都沒有,父母要早日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并告訴孩子不要亂花錢,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孩子亂花錢的壞習慣。
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如今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大的。對于孩子的愿望,父母多半都會滿足,但這也會給孩子寵壞,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就要讓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想要的東西是奢侈品,可買可不買,而需要的東西是必需品,一定要買,50元的水杯和100元的水杯,其實并沒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