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發現孩子經常性的拿家里的錢出去玩,或者買東西。剛開始家長也沒有太在意,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越來越過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及時的教育了,一定要告誡孩子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
小孩偷拿家里的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孩子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根本不給,這是不妥當的。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而且還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這樣,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覺得家長信任自己,反而不會亂花錢。
2、兩方面入手。父母先做自我檢討,看問題是否出在自己身上,一個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這樣做,是否父母平常管錢太嚴格,孩子對這方面需求不滿足。孩子也要好好教育,講偷錢的危害性,當有第一次的時候,就應該立馬解決問題,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找出原因。
3、不責備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要堅信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如果表現出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那是孩子選擇了錯誤的方法。責備是把孩子越推越遠的利劍。即使孩子說出來的原因在家長看來不那么正當,也不要責備孩子,幫助孩子找到美好的理由。
4、可以跟孩子心平氣和的談一談。他偷錢拿去干嘛了,如果是買吃的玩的或者是用的,你可以好好跟孩子說,想要什么跟大人說,大人給你買。最好就是心平氣和的談一下,不要一來不來就罵人打人,這樣孩子越發逆反。越是父母不在意的孩子,孩子越叛逆,就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小孩偷錢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偷錢是有原因的,要找到孩子的“動機”。是虛榮心作祟和同學攀比,還是平常孩子有提出需求,家長沒有滿足或者就是好奇的嘗試。
解決辦法就是,第一次偷錢被發現,要有嚴厲的懲罰,讓孩子怕,有震懾力。懲罰完然后再滿足他的需求,然后進行引導教育。
還有一點就是要注意是偷誰的錢。是父母的,還是老人的錢。其實有人會說,偷誰的錢都不行。話是沒錯,但是還是差別挺大的。如果是老人的錢,老人不舍得打罵孩子,父母只是口頭警告,這種根本不起作用,而且孩子還會進行下一次的嘗試。如果是父母,懲罰也會比老人嚴厲些,會讓孩子感到怕。
最后一點就是如果孩子平時疏于管理,家長不怎么管,那偷錢的這個行為是不容易改的。
孩子偷家里的錢的原因,可能是平時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非常的嚴厲,不會給孩子零花錢,所以孩子才會有這種做法,通過偷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其實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這樣做,可能是因為大人在這方面管教的非常的嚴格吧,所以才會這樣,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從小形成了這個習慣,或者是他人教唆。
家長應該怎么避免孩子出現“偷拿”的行為
讓偷東西的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當發現孩子偷東西的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讓孩子對你產生懼怕恐懼,而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在什么地方。嚴厲打罵這種方式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越發叛逆并且更加肆無忌憚的偷盜,你要做的,應該是告訴孩子,他的錯誤之處在什么地方,以后該如何做才是重點。
想花錢應該怎么辦。告訴孩子,想買什么跟家長說,家長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如果家長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應該向孩子做自我檢討,讓孩子感覺家庭中的民主氛圍,讓孩子在與家長的交流引導中學會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