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平常也是大大咧咧的,把一些零錢隨手就放床頭柜了,等再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了。有的孩子就喜歡拿家長的錢,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嚴肅的教導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講道理。
偷錢的小孩怎么教育才好
1、切忌“審問”。千萬不可采用審問的方式來提問孩子,或者強逼孩子認錯,建議用比較和緩的方式去教育他們,讓他們知道父母清楚他們犯錯誤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導致孩子不承認和敵對的行為。
2、不責備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要堅信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如果表現出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那是孩子選擇了錯誤的方法。責備是把孩子越推越遠的利劍。即使孩子說出來的原因在家長看來不那么正當,也不要責備孩子,幫助孩子找到美好的理由。
3、正確的引導教育。很多人都會說偷錢的行為,唯一的制止辦法就是打,確實體罰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不是最好的辦法。要明確的告訴孩子,金錢的得來是來之不易,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如果孩子確實需要什么東西,可以通過向父母說明,并且以勞動的形式換取,父母則在孩子合理的范圍內,讓孩子自由支配。
4、實踐教育方法最有效。實踐教育就是家長要孩子通過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做到親身體驗勞作,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孩子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強調孩子理解、體驗、反思和創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注重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從而引發珍愛財富的意識,不再隨意亂花錢,也就不會偷錢啦。
7歲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定時定量的給他們零花錢,前提是約法三章:
一、孩子必須記賬,有記錄才便于總結。
二、孩子必須明白在哪些物品上他有購買的決定權,而哪些沒有。
三、獎罰有度,堅持執行。
有人說,我們不能給孩子零花錢,其實不給反而是剝奪了孩子去學習使用和管理金錢的機會,這也是導致孩子偷錢的原因。
當然,給太多也是不行,建議剛開始的時候,每周給一次,每周總結一次記賬內容,之后可以逐漸拉長時間,每10天給一次,到每半個月給一次,每個月給一次,切記不要與孩子自己靠勞動掙得的零花錢混淆。
孩子偷錢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偷錢,首先我們大人要反思自己,現在的生活可以說不缺吃穿。我們要從多方面去考慮:
1.家庭對孩子的關心夠不夠,如果家長對孩子關心少,孩子是不是想已這種方式來得到關注。
2.如果平時在外面或者在家里,孩子想吃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家長不給買,不滿足孩子的每個要求。
3.關注一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看看有沒有學生給孩子要錢的。
孩子偷錢一定有理由,他不可能平白無故偷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