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全身心接納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長;2、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待孩子少一點嘮叨;3、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個人成長空間;4、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不要強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家長怎樣教育孩子
1、學會全身心接納孩子
所謂全身心接納孩子,也就是不管孩子優秀不優秀,都要無條件地愛孩子。而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優秀,家長臉上就充滿笑容,孩子不優秀,父母就覺得孩子丟了自己的臉,就對孩子不好。接納孩子,也就是看見真實的孩子。不管孩子內向還是外向,不管孩子是動作太慢還是動作麻利,那都是真實的孩子,接納孩子的所有,然后再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2、少批評,多鼓勵
有句話說得好:“鼓勵可以讓白癡變天才,謾罵可以讓天才變白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希望能聽鼓勵的話。家長的鼓勵,會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優點,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過多的批評,容易讓孩子自卑,讓孩子懷疑自己這不行,那不行的,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障礙。
3、尊重孩子,給孩子個人空間
家長對孩子采取民主措施,但是并不是對孩子置之不理或者放任自流。民主是指讓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能夠保留自己的意見,但是爸爸媽媽會有一些規則,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開放是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要適當放松,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比如,爸爸媽媽說晚上可以出去玩,但是十一點前必須回家,不可以在別的朋友里面過夜。那么爸爸媽媽沒有約束孩子的玩耍空間,也給孩子一些合理的規則,這樣孩子既不會產生厭煩情緒,也會遵守父母的規則按時回家。
4、多和孩子溝通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和孩子要經常進行溝通交流,更多的是讓孩子說出內心想法,明確孩子的需要,然后爸爸媽媽選擇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二者互相結合、互相滲透,最終達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
爸爸媽媽不能一直逼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不能強制要求孩子必須聽爸爸媽媽的安排,也同樣不可以對孩子置之不理,讓孩子野蠻生長,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孩子本身的情況,進一步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堅決抵制孩子的厭煩情緒和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