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的原因:1、家長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過度保護孩子;2、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過于嚴厲,孩子缺乏個人成長空間;3、新環境的變化,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變化,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家長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安全是一件大事,因為年紀小孩子不懂事,所以事事都要陪護在孩子身邊,生怕有什么閃失。但是過度的保護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成長的樂趣,因為孩子之間有自己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如果父母的過度干涉過多,不僅不能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和意識,反而會讓他們認為不管什么時候父母都會陪在自己身邊,他們不需要自己主動去交朋友,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不懂分享、不愿交朋友的性格。
2、孩子缺乏個人空間
每一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夢想,但是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太過嚴肅的家庭環境不僅會讓孩子增添壓力,還會讓他們壓抑自己的個性,不敢表現自己真實的情緒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敏感脆弱的個性。
3、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變化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沒有那么多的心思,其實孩子的世界比大人想象的豐富得多,他們也會敏銳的觀察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因為別人的態度產生自我懷疑和自卑的情緒。久而久之便不愿意加入到集體活動中,害怕再一次被傷害。
孩子不合群的解決辦法
1、訓練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要和老師及時溝通,如果老師反應孩子一天都不怎么上廁所或者吃飯沒吃幾口的話,家長就需要考慮是不是孩子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能力,而導致的不合群。這時我們就要給孩子補課,在家里訓練孩子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讓孩子盡快提高能力,使其不再恐懼集體生活。
2、讓孩子多與周邊人交流
孩子不合群除了性格、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因素外,也有一些是外力,比如來自朋友的嘲笑、老師的忽略。這時家長要與老師、小伙伴多交流,讓老師適當多關注孩子一些,多給予孩子一些鼓勵,了解一下小伙伴們為什么會嘲笑自己的孩子,比如是不是自己孩子不愛干凈,或者是不是自己孩子總霸占著玩具。這時就要鼓勵和督促自己孩子勤洗澡、勤刷牙,讓孩子學會與人分享的樂趣。
3、鼓勵孩子多去社交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肯走出去,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父母可以讓其他小朋友來家里玩。比如在孩子生日的時候,父母可以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做客,一起切蛋糕、做游戲,孩子在自己家自然身心會放松,也能以主人公的姿態去接待每個朋友,這在無意中就會增強孩子對交友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擁有朋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