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到困難就哭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2、允許孩子犯錯,不要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責備孩子;3、家長要保持耐心,鍛煉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哭怎么辦
1、家長要多陪伴孩子
家長一定要多花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戲,睡覺前講故事給孩子聽,或者是在餐桌上多和孩子聊聊天,這些都是培養親子關系的措施,而且還易于實現,當孩子有了安全感后,無疑會增加行事的勇氣,也就無需通過與別人比較來獲取自信了。
2、允許孩子犯錯
犯錯是孩子成長之路上的重要一環,而從一個個錯誤中汲取教訓后,記憶最深刻。家長們不能因為擔心失敗而讓孩子放棄,也不應該在孩子失敗時不問青紅皂白而將所有的責任推卸給孩子,更不應責罵孩子。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進行復盤,一起分析原因,并且引導孩子通過一件事情來汲取更多的經驗。孩子做過了,以后再遇到,自然就有勇氣做下去了。
3、鍛煉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當孩子在生活中的各項技能得到發展了,才能夠展示出極大的勇氣,所謂的“底氣足”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家長不能是大包大攬型的,而應該花時間去教會孩子怎么做,可能持續時間比較長,家長是需要有耐心,孩子通過練習和實踐,小時候學會生活技能,長大了學習社會技能,這些都是立身之本,也是孩子有“勇氣”之所在。
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哭的原因
1、家長包庇孩子
很多家長過于維護自己的孩子,盡管是自己孩子不對,也要找到背鍋的。比如,在孩子摔倒的時候,為了安慰孩子故意打地板,說是地害的。這種類似舉動,會讓孩子將摔倒的責任推給地板,久而久之,孩子碰到挫折就會不想面對,就會哭個不停。
2、家長過于包辦孩子的生活
很多孩子5歲了都不自己吃飯,不自己穿衣服和收拾,為啥?因為家長都包辦了。反正不想吃飯,家長就會追著喂;反正穿衣服穿不好,家長就會來幫忙;反正不收拾,家長自然會收拾……久而久之,家長替孩子包辦了一切,讓孩子一切都順風順水,認為不用努力就能得到一切。所以等到他覺得自己都努力了還沒贏的話,自然會哭泣了。
3、家長過于縱容孩子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并且很多都是隔代養育,所以基本上都是事事都順從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地球都是圍著自己在轉。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寶寶,怎么可能受得了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