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1、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導致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2、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從小膽小自卑;3、社會因素影響,學校環境和老師的教學方式都會間接影響到孩子。
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
1、家庭環境影響
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不論家庭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家庭成員關系和諧,孩子在這個環境里能感受到溫馨的、快樂的、積極的、正能量的都能讓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反之,家庭氛圍不好,家庭成員經常發生矛盾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父母吵著離婚,全然不顧孩子的哭鬧,這樣的家庭不論給孩子多少物質滿足都很難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甚至還會導致其他心理問題。
2、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是正常現象,這個時候父母采取什么樣的教育引導方式非常關鍵,孩子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會教育孩子,讓孩子未來更迷茫沒有方向和目標,從錯誤中不能汲取經驗教訓反而讓他變本加厲執迷不悟。
3、社會因素影響
孩子接觸的社會環境主要是學校。一是學校整體環境,包括學校的氛圍以及人群的素質。二是老師,他們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影響是很大的,甚至超越了父母的影響力。
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怎么辦
1、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與孩子一起站在老師的角度重新審視,必要時還可以創造情景讓孩子親身體會老師的難處,并在這個過程中改善師生間的關系,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切忌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之前,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示不滿。
2、多支持陪伴孩子
與孩子既要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不要過度關注、保護、溺愛也不要過于忽略。給孩子留有足夠的私人空間,準中孩子的隱私和想法,這樣更能讓孩子展現自我,增強自主自立能力和自我探索動力,即使遇到挫折和失敗也不害怕,因為孩子相信父母還在默默的支持鼓勵他,讓他更有勇氣和信心去探索,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和安全感。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有自信。
3、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如果大人同孩子說話時總是居高臨下,那就會讓孩子覺得有距離感,甚至是一種壓迫,所以很多大人和孩子溝通時都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當大人蹲下來聆聽孩子說話時,就會給孩子一種被尊重、平等的感覺,于是更容易激發孩子說話的欲望,與孩子的溝通變得順暢,自然更容易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