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學家長打了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別打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2、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3、教孩子分清情況,有區別的對待,必要時尋求老師的幫助;4、教會正確表達情緒,掌握處理與他人沖突的方法。
孩子被同學家長打了怎么辦
1、了解孩子被打的原因
作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孩子的家長,只要神志正常,有一定的自控力,幾乎不會發生毆打別人家孩子的事情,如果發生了,往往說明發生了讓這個家長處于非常憤怒的狀態了,對于這種事情,需要先了解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你的孩子被打。
是孩子之間的打鬧嬉戲,或者孩子之間可能因為上課排隊、文具或其他雞毛蒜皮的事情扯皮,升級到打斗的行為,導致其中一個孩子受傷,父母知道后心疼,出此下策。還是有些孩子從小就比較霸道,在學校欺負其他同學,父母也不管不問,搞過了頭,惹毛了某個同學的家長,也是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2、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安撫好自己孩子的情緒,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等孩子情緒平復之后,跟孩子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尤其是跟那個同學之間是否有任何矛盾、沖突的情況,讓孩子如實的說明情況。找孩子的其他同學了解情況,進一步確認矛盾沖突的原因,了解事件經過,以免出現孩子故意隱瞞、扭曲關鍵事實的情況。
找學校老師溝通,出面協調解決,如果自己的孩子造成對方孩子受到傷害的,該賠償的賠償,自己的孩子受的傷害,也應該爭取合法的權益。
3、教孩子分清情況,有區分地對待
“打不打回去”這個問題,不是簡單二元對立,應分清具體情況。打人的小孩有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有可能是有針對的,也有可能是沒有針對的。打不打回去,都是在特定事例情境下的建議,不能一概而論。很多情況下,孩子被打可能只是偶然情況,因為失誤或玩笑過頭,這種情況下應該教孩子包容。而面對有針對的、故意欺凌,就應該反抗。需要注意的是,反抗形式有很多種,除了打回去,還可以尋求老師、父母幫助。
4、教孩子表達情緒,學會正確溝通
有人指出,孩子不像成人,往往不具備較好的“情景解讀”能力,即判斷不出“哪些情況”具體是指哪些情況。因此,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消極情緒,掌握處理與他人沖突的原則,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更有幫助,也是家長最該用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