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焦慮會讓孩子心理負擔過重,讓孩子心態不穩,脾氣變壞。畢竟父母是孩子寫照,把自己焦慮展示給孩子看了讓孩子也跟著焦慮。家長應當樂觀向上給孩子積極的正面影響。那么,焦慮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
焦慮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穩定
每一個孩子,對于家長的情緒,尤其是媽媽的情緒變化都是特別敏感的。一旦孩子發現自己的家人長期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他會迅速感受到壓抑,不安和擔憂。這種狀態迅速轉變為自我情緒的壓力。
家庭應該充滿愛和溫暖的氣氛,而不是心急氣燥,布滿無形的壓力。孩子在焦慮的環境下長大,不容易感受到幸福感,自己情緒也會心浮氣躁,不能平和穩定,無法放松,遇事容易不安,不容易相信別人,很難有安全感。
2、讓孩子心理壓力大
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經常是一副焦慮的面孔,會帶給孩子心理壓力。因為父母一旦焦慮,家庭氛圍就會緊張,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要么就是訓斥的口吻要么就是一張板著讓孩子害怕的面孔。這時候的父母甚至還會說出傷害孩子的話或者打罵孩子,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心理負擔加重,出現叛逆情緒的行為。
3、會給孩子性格帶來一些缺陷
比如不自信等。焦慮的父母會讓大一點的孩子慢慢的學會察覺自己父母的情緒,什么時候湊到跟前合適。做事情唯唯諾諾,放不開。所以千萬別老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很焦慮。
4、孩子處事不樂觀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許多成年人遇事總是習慣從不好的角度出發,總是以一種悲觀的態度處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說的就是“糟了”“完蛋了”。對自己沒有自信,時常陷入懷疑自己的漩渦。
究其根本,會發現,孩子們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性格與童年時期母親的情緒不無關系。
在孩子成長期間,母親情緒不穩習慣于大喊大叫,習慣于用吼叫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沉默,孩子長時間受母親暴躁情緒的影響,心理上會留下陰影,遇事也就習慣先往壞處想。
5、沒有安全
日常對孩子缺乏耐心,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甚至采用暴力。對孩子而言,面對這樣的母親,首先會十分沒有安全感,不確定到底哪一點會惹母親生氣。這種不安全感,會以討好來應對。在高壓環境下,孩子會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小心翼翼,學會隱藏自己。
焦慮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會影響小孩子的身心健康,母親的情緒對孩子有引導作用。教育孩子是最立竿見影的,你給他們澆灌愛,他們就會長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