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苦,多勞動,不要對其有求必應。對孩子嚴格要求,讓他知道任何成果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給孩子一點時間與空間,培養孩子正確的做事方式,孩子才能變得更優秀。父母要和氣,盡可能做到不怨不罵。那么,對于懶的孩子怎么引導?
對于懶的孩子怎么引導
1、動手練習
除了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外,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選擇一些有趣的動手練習。比如孩子都喜歡出去玩,不妨準備一個紗網和一個本子,在認識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時,收集一些標本帶回家,和孩子一起動手制成昆蟲標本、植物書簽等。此外,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如五顏六色的盒子、瓶子之類的。
2、讓你的孩子獨立
鼓勵他做自己的事。平時,多注意在家里為孩子安排一些家務。這個孩子開始可能特別不開心,但是你可以給一些建議。例如,如果一個孩子說他不喜歡倒垃圾,那么他可以換成另一種家務,或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交換家務,并逐漸培養孩子的工作習慣。
3、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
早上按時起床不賴床,晚上不熬夜,準時睡覺。學習上,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先完成作業,才可以娛樂。學習之余還有很多時間,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等活動提升自我,充實生活。
孩子懶惰的原因
1、父母溺愛孩子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寧愿自己吃苦,也不想苦到孩子,這樣的父母會把家務活全部包攬,他們不會讓孩子干一丁點的事物。其實,事與愿違,要知道社會是殘酷的,孩子日后面臨的挑戰和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孩子連自理的能力都學不會,他們以后又該如何應對這社會呢。
2、環境造成的
總體的社會大環境好了,生活條件相對高了,而且每家孩子也不多,雖然放開二胎了,但生的比例不高,因為養育孩子的成本高,所以多數一孩,寵愛難免,孩子就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了。對孩子應正確引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
3、依賴心理
懶散的人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在家里,“反正媽媽會喊我起來”,“反正我不做作業爸爸也會催我”;在學校,“反正我不回答,總有別人會說出正確答案”,“反正作業不會做可以抄同學的完成任務”。這種依賴別人的惰性心理只會使能力減退,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遇到難題就真的不會做了。
對于懶的孩子怎么引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他其他方面也能做得一樣好,制定良好的習慣,逐漸發現并肯定他所做出的改變。踏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自然也會改善孩子懶散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