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性格并無好壞之分,有的孩子活潑愛交流,而有的孩子則是安靜內斂不愛說話,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家長卻不這樣想,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愛說話是不好的現象,總是想辦法改變孩子的這種情況。那么,對于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怎么引導?
對于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怎么引導
1、用自身行為影響孩子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到眼里,在其他時間會模仿出來。家長不必太在意孩子的言行,自己見到長輩后可以先打招呼,然后再讓孩子問候長輩,如果孩子不想問候就不要勉強。次數多了,孩子會被父母的行為所影響,你會在偶然之間發現,孩子會當面問候長輩了。
2、多鼓勵孩子勇敢
家長平常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很勇敢的樣子,孩子一般也不會膽小。也有些孩子小時候經歷過別人不經意的驚嚇,或者在電視上看到動畫片有讓他害怕的情節,一般事后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家長可以杜絕這些影響孩子的東西,盡量不讓孩子接觸到。平時要多鼓勵孩子勇敢,孩子就會有所改變。
3、不要經常批評孩子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要過于強勢、嚴厲,或者嚇唬、威脅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而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批評孩子,很少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包容和喜愛,孩子會缺乏自信,會變得不愛說話。有的家長還會把孩子跟別人的孩子對比,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時間久了會造成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又自卑的孩子見到人很容易膽小懦弱。
4、不要給孩子貼“膽小”的標簽
孩子不愿意說話,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說自家孩子,什么我們家孩子不愛說話,什么真不懂禮貌之類的,這樣給孩子貼標簽會傷了孩子自尊心。最好是在私底下跟孩子談談心,告訴孩子下次可以大膽地和別人說話交流,借機教育孩子大方打招呼,勇敢表達自己。
對于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怎么引導?面對孩子內向不愛說話,作為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改變自己的性格,也不用著急,孩子內向有內向的好處,如果把自身意愿強加給孩子才是真的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平時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夸獎孩子,慢慢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