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不聽話可采取的辦法:1、對待孩子要保持友善,不要采用強行批評的方式;2、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的想法;3、要因材施教,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具體的措施幫助孩子;4、事先和孩子約定好,并且溫和而堅定的執行;5、多鼓勵孩子,盡量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小朋友不聽話怎么辦
1、對待孩子保持友善
如果你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使用正常的音調與和藹的態度的話,孩子會更有可能認真地聽你說。不要以不耐煩、甚至是命令的口氣,這一點年輕的媽媽們有時控制不好,孩子也許會聽你于一時,但很快就會轉化為內心的抵觸,在心中壘起一堵墻。不到萬不得已,不是原則性問題,對孩子一定要和顏悅色。我很反感那種冷嘲熱諷孩子的做法,尤其是某些幼教工作者板著面孔對孩子,給孩子無形中增加很大的壓力。
2、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孩子年齡小,特別是小學階段,他的自思想和性格觀念會慢慢轉型起來。所以,家長朋友們會發現自家的孩子時常盯著一個事物發呆,說不定他正在認真思考。對于這一類的孩子,家長要嘗試學會傾聽他們的觀點,說不定他們的調皮和打鬧只是為了吸引大人們的注意。
3、要因材施教
只有針對不同的情況,弄清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內向的想法,進而采取正確的建議,效果才會事半功倍。而不是孩子不聽話,就面臨孩子的大吼大叫,這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所以說,必須弄清楚孩子不聽話的具體原因。
4、事先和孩子約定
如果是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因為孩子的任性,父母妥協了,孩子以后會變本加厲常常通過耍賴來達到目的。所以,當孩子鬧情緒時,父母不急不躁,堅持自己的決定,可以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再講明道理;如果父母制定了規矩,并且溫和而堅定地要求孩子執行,時間久了,孩子不用你說,他的心中自然會有一條規矩的界限。
5、多鼓勵孩子
心理學認為,個體具有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一旦這種精神需求被滿足,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所以媽媽面對孩子時,不要只“挑毛病”,而要盡量發掘和贊美孩子的閃光點,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