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從身體到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渴望成人,自主意識很強,但其閱歷和成熟度又局限著他們的成長方式。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多陪伴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但如果教育不當,又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青春期溝通有那八個方法呢?
青春期溝通八個方法
1.先傾聽——溝通始于傾聽
花點時間試著聽聽你的孩子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暗示(肢體語言、語調等)想傳達什么。另外,注意你的孩子在避免什么話題。良好的傾聽技巧是溝通的基礎。
2.不要無所不問
父母提問過多,很難使孩子講心里話。麥可·列拉說:“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p>
3.承認他對
孩子在這一階段渴望得到認同,家長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也許他們的某些想法就是他未來的想法。
4.不舊賬重提,只說當下的過錯
在我們與孩子的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就事論事,更不能以偏概全,孩子犯了什么錯誤就說說出孩子錯的地方,不要把之前的過錯在提起,都已經是曾經的事了,再提也是于事無補。
5.對孩子保持尊重
孩子不斷的長大,社會意識也在增強,所以孩子在平時社交中希望獲得尊重,所以我們在跟孩子相處溝通中我們不僅要給予孩子物質,還要給予孩子精神層面上獲得滿足。
6.說話簡短明了,不嘮叨
避免一遍又一遍地說,嘮嘮叨叨,行動勝過任何語言。這樣說:“我能理解當你在最后一刻希望得到幫助,而我又無法幫助你的時候,你一定很無助,但是我相信你能夠解決。我每周三、周五的七點到八點有空,你可以找我。”
7.告訴孩子你真實的感受
當我們真誠地向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反而更能贏得孩子的理解和合作??梢哉f“我很沮喪,因為我沒有辦法讓你主動做事,你能告訴我嗎,你需要我怎么幫助你?”
8.多鼓勵贊揚
用鼓勵代替批評、說教、盤問和羞辱,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在孩子不反感的情況下,陪伴孩子欣賞電影、爬山旅游、打籃球、踢足球等體育活動,在具體事情上以探討為主,而不是單純說教。
以上就是青春期溝通八個方法。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叛逆,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多陪伴孩子。如果每個父母都能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去敬畏、去陪伴和引導,而不是需要管教的私有物品,會少很多焦慮、糾結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