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動腦筋的主要原因有:1、受懶惰思維的影響,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喜歡思考;2、孩子依賴性強,總是想要依靠他人;3、家長過于包辦孩子的生活,事事替孩子決定,導致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動腦筋;4、時代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孩子缺少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機會。
孩子不愛動腦筋是什么原因
1、懶惰性
做事不愛動腦,是孩子在生活中思維惰性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比如說當母親想讓孩子掃地,孩子走到平時放掃帚的地方。但是沒有看到掃帚,他就會隨即放棄掃地的想法,而理由就是沒有找到掃帚。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由于這種思維惰性,讓孩子不會考慮去其他地方找一找。
2、孩子依賴性強
在生活中往往對于父母的依賴性都比較強。這類孩子往往不具備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他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靠在父母的幫助下才能完成。孩子小時候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依賴性所造成的影響,隨著孩子越來越大,這種思維惰性對于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會逐漸的凸顯出來。
3、家長過于包辦
家長習慣于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家長總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攬,壓制孩子的思考,捆住孩子的手腳,綁住孩子的翅膀。正是家長這種“親力親為”的態度,一手造成了“懶得思考”的孩子。
4、高科技的生活
造成孩子們懶得動腦筋的原因之一,是高科技時代的生活讓一切都變得輕松,減少了孩子們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機會。比如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動畫與電子游戲,因圖像越來越完美而擠占了孩子們想象的空間。
如何引導孩子動腦筋
1、父母言傳身教
現在大部分父母都期望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無所不能”,但其實做個真實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時不時展現自己的“無能”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但重要的是,父母需要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和最終完成的結果。
2、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若對某件事有濃厚的興趣,就會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就會想方設法克服種種困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平常和孩子交流時可以向孩子提一些問題,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導孩子動腦筋解決。
3、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可貴品質。家長可以給孩子講授一些相關的知識,比如一些發明家的故事,引導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這樣會使孩子開動腦筋,學會思考,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