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抱怨:女兒越長越大,跟父母說話卻越來越少。大部分父母日常問女兒一句:“今天過得怎么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然后就再也沒了下文。女兒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內心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不跟父母說。那么,女兒不聽話怎么辦?
女兒不聽話怎么辦
1、做同理心父母,理解孩子
當孩子和家長發生沖突的時候,當孩子和家長的要求背道而馳的時候,說明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無法統一、沒有達成一致的地方。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明白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家長可以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真實地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地去觀察孩子發生了哪些事,認真地去傾聽孩子需要什么,這樣才能和孩子真正實現情感上同理。
2、做高能量父母,感染孩子
內心積極、樂觀、向上的父母,就會給孩子傳遞信任和安全、放松、溫暖的能量;而情緒低落、悲觀、喜歡責備的父母,就會給孩子傳遞不安、緊張、悲觀的能量。父母的能量會影響感染到孩子,會直接傳給給孩子。當家長正能量足以抵御孩子吸收的負能量,那么孩子也會釋放樂觀、積極、向上。
3、不要否定孩子,要肯定孩子
家長總是無意中用否定句來否定孩子,比如“你真夠笨的,連這么簡單的題也不會做”等等。家長這樣的負面標簽會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好,父母的否定會變成孩子對自己的否定。如果孩子有表現好的一面,家長應該及時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信息,讓孩子看到希望。而孩子也會在家長不斷的肯定、表揚、欣賞中朝著好的一面發展。
4、對孩子行動上部分放手
孩子到了一定年紀自我意識也會爆發,孩子是希望有一定生活的自主權的,這個階段家長要求孩子什么都聽,也是不合理的,會壓抑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助長叛逆心理。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站到孩子角度來看問題,其實就能理解。作為家長,也希望能對孩子多一些包容,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的耐心等待和引導的。
5、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與孩子發生矛盾時,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再和孩子溝通。家長應該教導孩子化解負面的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氣,什么是難過,什么是開心。當孩子生氣時,要說出“我生氣了”,而不是家長用武力或言語攻擊來表達。
女兒不聽話怎么辦,家長要記得,與孩子溝通的前提,要先認識到孩子的獨立性,盡量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她,家長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她。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家長不能不聽話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