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放手,孩子想做什么就讓他做,做錯了也不要緊,不要打擊。孩子不愿動腦筋思考問題該怎么辦,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動腦筋思考的能力,遇到事情應該從孩子角度出發,自己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孩子思考。
孩子不愿動腦筋思考問題該怎么辦
1、不要打擊
要給孩子循循善誘,先可以給孩子一個簡單的問題,給孩子一點點指引,讓孩子跟著你的思維進入到思考中,接著可以用相似的問題給孩子思考,也要給孩子一點鼓勵,獎勵之類。慢慢開導孩子愛動腦子。
2、從孩子的愛好入手
平時在學習和愛好方面和孩子平等的協商,那么如果學習方面犯了原則性的錯誤,那么就對他進行必須要的限制和懲罰。這樣也激發他為了受好而去開動腦筋,慢慢的養成了習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的方式
學習是靠引導,非告知。學習是思維的鍛煉,注重對孩子進行提問,讓他去想,要做到及時鼓勵獎勵,時間長了孩子就有了自己的思考,才會動腦筋。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孩子的分析,與老師勤溝通,針對孩子做出培養方案,有的放矢。
孩子不愿動腦筋思考問題的原因
1、可能是任務量太多
孩子為了快速完成而采取應付的狀態,這種情況我們就要關注一下孩子的任務量,如果額外的作業過多,孩子沒有自己可以安排的的時間,我們可以跟孩子溝通適當減少,給孩子一些自己的時間,讓孩子可以自由來支配。同時鼓勵孩子去做一些思考一下就能夠完成的任務,在孩子獨立思考完成之后,一定要及時給到孩子鼓勵。
2、家長限制太多
孩子身上的問題,實際上是家長態度的反饋。如果孩子真的不愛動腦筋,一定是家長大包大攬,限制太多。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爸爸媽媽的附屬物。同時孩子也需要一些小困難,小問題來成長,鍛煉。孩子處理問題,在家長看了,不穩妥,不完美,還不如自己干省心,好多家長就代勞了。如果精明的父母把孩子的問題都處理好了,路都鋪平了,那他自然懶得自己再去思考了。
3、有畏難情緒
學習時有一點沒聽懂或是漏聽了,孩子心理上就產生了畏難情緒,覺得自己反正也學不會學不懂,對自己沒有了信心,這時候即便遇到能做出來的題,也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動腦筋。
孩子不愿動腦筋思考問題該怎么辦,留意下平時生活中、學習上是不是習慣直接給答案?或者告訴他方法?建議多點鼓勵自己想辦法,想不到求助時適當引導,一定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