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拖拉磨蹭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意識,養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的習慣;2、嘗試換一種方式催促孩子,要適應孩子的節奏;3、讓孩子承擔拖拉磨蹭的后果,清楚意識到自身行為帶來的影響;4、多多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怎么樣改變孩子拖拉磨蹭
1、樹立孩子的責任意識
很多小孩子從小就沒有樹立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這都由于父母長輩們的過分溺愛,事事代勞造成的。在小孩子有了自己動手的能力以后,依然幫忙穿衣、洗漱、喂飯,孩子潛意識里就會認為,這些其實都是父母們的事情,催促自然就沒有用。很多孩子應該自己完成的事,都被父母干完了,表面上是節省了時間,實際上是讓孩子失去了鍛煉自己的機會。
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孩子的做事能力只會越來越弱,孩子也會變得更加拖沓和懶惰,十分地依賴父母。家長們的“越界”行為,把孩子的問題,變成了自己的問題,導致了孩子缺少責任感。所以,不妨把責任還給孩子,不再事事代勞,讓孩子自己重視起來。
2、嘗試換一種方式催促孩子
孩子在6歲以前缺乏時間觀念,他不知道時間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所以應該適當地增加孩子的緊迫感。一味地催促只會給孩子制造緊張情緒,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對你沒信心。所以我們常常能夠見到這樣的搭配,一個磨嘰的孩子和一個嘮叨的家長。
大人和孩子的生活節奏本來就不一樣,家長們可以嘗試著去適應孩子的節奏,而不是將自己緊張、焦慮、憤怒的情緒帶給孩子,那樣只會讓孩子質疑自己,造成心理失衡。
3、嘗試讓孩子體驗后果
或許孩子上學沒有遲到、作業按時完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一切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但這一切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的,并不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其實,父母們可以讓孩子主動思考遲到的后果,或者就放任孩子遲到,讓他直接得到教訓,那樣他才會明白,自己的磨蹭會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當孩子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傘,承擔下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時,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磨蹭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
4、多多鼓勵孩子
孩子通過家長具體的表揚,知道了自己哪方面做得好、為什么好。也就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增強了自信心。就是在這樣一次次小小的“鼓勵+表揚”中,孩子漸漸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