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膽小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家長的過度保護,打擊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2、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產生膽小懦弱的心理;3、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簽,總是暗示孩子。
孩子越來越膽小怎么回事
1、家長過度保護
家長的過度反應,導致了孩子對一些事物的恐懼。比如,當孩子想要觸摸狗狗時,家長可能會大聲訓斥,并做出假設“小心它咬你”。其實這樣的行為也能理解,家長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接近危險。但對危險事物的過度反應不僅會讓孩子喪失勇敢,還可能會打擊孩子的好奇心。
2、家長的威脅恐嚇式教育
孩子年紀小,正處于探索世界的階段,所以對周邊的環境和人會非常敏感。所以家長一些不當言論就很容易會引起孩子的恐慌。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雖然家長只是想讓孩子乖乖聽話,但是這種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可不小。長此以往,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膽小、懦弱的心理。
3、輕易給孩子貼標簽
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家長的每一句“你怎么這么膽小”,都是把孩子變得更加膽小的一根稻草。甚至有的孩子,因為本身性格比較內向,就被家長貼上“膽小”的標簽。實際上性格內向與膽小是完全不一樣的。家長如果一直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簽,那么孩子很可能會逐漸產生心理暗示,從“假膽小”變成“真膽小”。
孩子越來越膽小怎么辦
1、給孩子面對恐懼的機會
給孩子機會去嘗試,允許他犯錯,遠比將孩子禁錮在安全區更能讓他們成長。比如說孩子害怕小貓,可以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從遠觀小貓到近看小貓再到觸摸小貓,讓孩子逐漸去接觸。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2、接納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方、勇敢,看到孩子扭扭捏捏、怕這怕那的樣子就忍不住來氣。對于父母來說,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接納孩子的膽小和脆弱,不要過于焦慮和擔心。
3、反思自身
反思并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如果你家有一個膽小的孩子,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屬于過于嚴厲型和過度保護型。沒有父母不愛孩子,只是有時候他們的教育方式、說話方式,讓孩子很難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和信任,內心會充滿安全感,自然會增添很多面對外界的勇氣與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