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感恩,家長還需要反思是不是平時對孩子過于忽視,以及從小沒有注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孩子自私沒有感恩的心怎么辦,家長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入手:1、不要過度溺愛孩子;2、教會孩子懂得分享;3、家長同時也要審視自己;4、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心;5、加強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孩子自私沒有感恩的心怎么辦
1、不要過度溺愛
家長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不是對孩子太過寵溺了,孩子在家,除了學習,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都可以不做,生活上所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都包攬下來,變成了孩子的保姆。這樣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下長大的孩子,非常容易變得自私自利,甚至會抱怨父母給得還不夠多。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平時不要溺愛孩子,而是要多培養他的能力。
2、教會孩子懂得分享
家長要經常告訴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跟別人分享,孩子才能體會到與人分享的那種幸福感,自然也能懂得受到別人的禮物是多么開心的事情,這樣孩子才能懂得什么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多幫助別人,孩子幫助別人的同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感謝,滿足孩子的內心。只有親身體會到這種感覺,孩子才會明白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感激別人的重要性。
3、家長要審視自己的行為
家長如果要給孩子貼上自私,不懂感恩等標簽。家長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是在日常與孩子的互動中,使孩子形成了這種性格。比如,家長在平時所有事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有好吃的都給了孩子。
再比如孩子拿糖給父母吃的時候,父母并沒有接受,而是讓孩子吃,從而斷絕了孩子的分享。孩子的表現,以及習慣的形成其實都是有其根源的,家長不僅要從觀念上進行改變,同時也要做出實際行動,從長計議,慢慢的來改變孩子。
4、讓孩子多感受愛與關心
孩子自私,沒有感恩的心,實際上就是沒有愛心的表現。家長首先要審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缺乏親人的關心和幫助。如果孩子平時感受不到來自他人的關懷,那么就容易養成孤僻和自卑的性格,在行為上也會變得冷漠,不愿意與人親近,幫助別人。
家長不僅要讓孩子學會表達愛意,也要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孩子都是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的,情感表達也是可以很快學會的。當孩子表達愛意時,父母要做出熱情的回應,不能直接拒絕來傷害孩子的感情。
5、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養一個寵物,通過照顧小動物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可以在家長的關注下,讓他們自己學會照顧寵物,感知動物生命的可愛與可貴,從而培養責任心。
動物和人類不同,和動物相處更加簡單和直接,比如貓餓了就會去蹭人。如果動物覺得你很友好,也會向人報恩,是比較利于孩子感受生命和情感的。家長都可以通過這些方法,提升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同時也能調節孩子的生活,讓孩子不再那么孤僻。
孩子自私沒有感恩的心怎么辦,遇到這種問題,家長還要先淡定下來,不要逼迫和責怪孩子,而是相信孩子以后會變得更好。同時通過審視自己和環境,來想明白孩子為什么會這樣,這種表現是如何產生的等等,從而找出相應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