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親子關系可采取的方法:1、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及時回應孩子的感受和需求;2、每天安排一些日常活動,從這些活動當中不斷提高親子關系;3、不要退卻,遇到與孩子之間的問題,不要放任其發展,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4、盡量多陪伴孩子,陪孩子成長,關注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5、注意批評孩子的方式,切記嘮叨,要適度。
如何改善親子關系
1、傾聽并回應孩子的感受
不管是誰,每一種情緒背后都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達。想要了解情緒背后的心理,就需要了解和傾聽。這時候,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全都說出來,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傾聽,父母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一些事情的實際情況。
2、每天安排一些日常活動
安排一些小小的日常活動,來拉近你和孩子的距離,尤其是你和孩子分離之前。例如,每天早晨安排5分鐘時間與每個孩子親密依偎,讓他們更好地面對白天的分離,然后再要求他們進入“正常狀態”。許多父母利用“一起看電視”實現這種過渡,結果與孩子的距離進一步疏遠,他們會變得無所事事——父母也會更加失望。
3、不要退卻
不要退卻,放任裂縫擴大。你與孩子的關系應該保持融洽。孩子應該從內心深處明白,父母非常愛他們,有他們相伴,父母會非常開心。如果你沒有這種感覺,就要借助一些手段,積極改善你們的關系。如果孩子似乎希望將你趕走,你就選擇退卻,這種做法永遠是錯誤的。每一個困難都是修補親情的機會,只要你深入理解他們,孩子就會感到你在認真觀察、傾聽和接受他們的心聲。
4、盡量多陪伴孩子
親子活動就是父母的高效陪伴,陪伴孩子左右,不僅是孩子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家庭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應成為家長和孩子共同的追求。不能讓學習、考試成為與孩子交流的唯一話題。與孩子做游戲,進行樂高或者智力比賽,走進圖書館暢游書海,共同觀影然后一起討論,以及日常踏青秋游,或者是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等等,都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在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的活動中增進情感,潛移默化地塑造品格。
5、注意批評孩子的方式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成長中的孩子犯錯誤在所難免,適當的批評應該也非常必要。但大多數家長的做法往往是嘮叨個不停,甚至成為個人情緒的宣泄,以至于讓孩子厭煩,進而抵觸。要把控時間,適可而止,避免反復嘮叨。批評時要根據孩子反映把握力度,在孩子認識到錯誤后立即轉入共同制定措施的整改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