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拿別人東西可采取的措施:1、發現孩子這種行為時,家長要重視起來,及時進行教育;2、家長要言傳身教,給孩子做好帶頭作用;3、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4、加強孩子的思想教育,告訴孩子這種行為的嚴重性,慢慢幫助孩子糾正這種錯誤行為。
孩子老是拿別人的東西怎么教育
1、及時教育孩子
孩子“經常”拿別人的東西,說明不是偶然的,父母也應該是知道的,因此,作為父母,必須要認識到孩子行為的嚴重性,必須從小就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小時候拿別人的東西,開始是沒有什么意識,可能是貪好玩,并沒有在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如果多次地重復拿別人的東西,又得不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就有可能形成不的習慣。如果開始發現孩子有這種現象,作為父母者切不可掉以輕心。父母一定要抓緊教育孩子,對他或她的行為提出嚴肅的批評,幫助他們認識到這種行為的嚴重性。
2、家長要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跟隨父母成長,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很自然地指導孩子今后的行動。比如說,孩子在做家庭作業,在學習,父母卻在煲劇或者埋頭玩手機,這樣對孩子的好習慣養成是不利的。為了孩子的學習,有時做家長的也應做出一些改變才好。
3、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作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進入社會后父母少操心,就要好好地培養孩子,從小自己就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小時多操心,大時就放心。一經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習慣,父母一定要緊抓不放,直到完全改正為止。
4、加強思想教育
告訴孩子拿別人東西是錯誤的,進行道德教育,是非觀念教育,有了認知,可能會改正。告訴孩子,還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別人立場,如果自己的喜歡的東西被別人拿走以后,自己的感受,讓他多聽聽丟東西人所言。如果孩子實在不聽,也可以適當武力教育。總之,改掉孩子習慣有個過程,家長切不可著急。孩子隨著認知能力的增長與提高,壞習慣會慢慢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