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可采取的方法:1、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身言行影響孩子;2、家長要做到對孩子愛要有方,嚴要有度,不可過度溺愛孩子,也不可嚴厲批評孩子;3、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4、多關心愛護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5、家長要放下身份和孩子做朋友,認真幫助孩子積極成長。
家長應該怎么正確教育孩子
1、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表現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父母從生活小節到思想品德,沒有一件是小事。家長會說謝謝,孩子自然也是懂禮貌的;家長會在公交車上讓座,孩子自然也懂得尊老愛幼;爸爸會分擔家務,孩子長大以后自然也會主動做家務;父母的言行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權威,更是孩子言行的提供者,是孩子學習的參照。
2、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兩種極端,要么過于溺愛,要么過于嚴苛。每一個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有人覺得孩子是寶貝,要事事順著,不能讓其受一丁點委屈,也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這兩種方式都過于極端了,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父母一定要學會放手,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縱容孩子的懶惰或者強橫。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逐漸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4、多關心愛護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興趣。當他們學習或練習的時候,要允許他們犯錯誤。當他們說“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時,要鼓勵他們試一試再來一次,千萬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廢。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愛,會激發孩子的動力。
5、和孩子做朋友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此外,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切忌對孩子采取過激行為,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