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學習,向來離不開文言文,中考和高考中都必有一道文言文的閱讀理解題,隨著語文地位的提升,文言文的學習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實文言文聽起來也許有點復雜,學起來并不難。
語文文言文怎么提升
第一、學會精讀課本。通過深入閱讀和理解課本中的文言文,掌握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固定搭配和特殊句式等基本知識。
第二、注意積累詞匯和語法。通過課本、辭典等渠道學習文言文的常用詞匯和語法,比較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的不同。
第三、泛讀優秀的文言文作品。選擇一些經典的文言文書籍,如《史記》《三國演義》《古文觀止》《二十五史》《資治通鑒》等,進行閱讀和學習,這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第四、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規律,形成語感,從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參加文言文社團或課外班。通過參加文言文社團或課外班,可以與同學們互相學習,接觸到更多的文言文學習資源和方法。
語文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
一、用判斷詞表判斷:則、即、乃、皆、本、誠、亦、素、非等等。
1、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現在天子有緊急的情況,這正是臣子效命的時候啊。)
2、臣本布衣。(臣本來是一介平民。)
3、梁將即楚將項燕。(項梁就是楚國大將項燕。)
二、用“……者,……也”“……,……者也”“……也”的方式構造判斷句。例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想學好文言文,需要牢記這些常考的知識點
一、之
1、代詞,代人,譯為:他,他們。例:愿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2、代詞,代事,譯為:這,它。例:肉食在者謀之。(《曹劌論戰》
3、代詞,代物,譯為: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指示代詞,譯為: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二、以
1、介詞,與后面的詞或短語一起構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或補語,其譯意較多。
譯為:把,拿。例: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譯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
譯為:憑,靠。例:何以戰。(《曹劌論戰》)
2、作連詞,表示順承、目的、結果等。
可譯為:來,而。例: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也可譯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三、而
作連詞,表示并列、順承、轉折關系等關系。
表示并列關系,譯為:并且,而且。例: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表示順承關系,譯為:就,然后。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修飾關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