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廣大學子走入高等學府的一個門檻,新形勢下高中生不止文科和理科兩個選擇,選擇的多元化給了孩子們更多的發揮之地。這兩門課,都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因而都有它的難處。相比之下,物理更難一些。
高中物理,諸多物理現象比較深刻,其中前后的邏輯關系非常緊密,如果學生不能“鉆進去”,基本上理解不了。而且,物理定理、定律、公式很多,倘若理解不了其中的邏輯聯系,僅僅是把那些定理定律公式背得滾瓜亂熟,也無濟于事。
在物理題目中,物理情境,物理過程都比較復雜,需要比較好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悟性,物理情境理解不了,物理過程理不清,暗含著的條件發現不了,基本上無法解題。
高中歷史的難處,在于歷史事件多而復雜,特別是某一個歷史的轉折期,尤其如此。這些復雜的歷史事件,能把人弄得暈頭轉向。所以,學習歷史,一定要有“事件”的觀點。
一個歷史事件,由時間,地點,發生的背景(或原因),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主張(或綱領),經過,結果,造成結果的原因,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以及歷史的局限性,等等。
事件中,又有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科學的,技術的;國家整體的,民族的,地域的,宗教的,等等。弄清楚了某一個歷史事件,就可以把它與同類的歷史事件進行中外對此,并從歷史事件中吸取教訓,獲得啟發,因為“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
此外,學習歷史,要有歷史唯物主義的觀念,不能用現代人的理念去理解歷史;還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看待歷史事件,比如,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那是戰亂時期,生靈涂炭,遍地哀鴻遍野;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又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促進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因此,學習歷史也需要比較好的分析理解能力。學習歷史,僅僅靠“背”,背一些歷史事實,而不懂得對其進行辯證分析,綜合分析,是難以學好歷史的。我寧可說“記”,也不說“背”!
新高考來臨,選科需要仔細斟酌,歷史與物理的區別是什么呢?
高中歷史和物理,一個屬于理科,一個屬于文科。所以他們的思維是不同的,難易是根據不同人不同喜好來判斷的。喜歡文科的,覺得歷史簡單,喜歡理科的覺得物理簡單。
歷史
歷史是需要記憶的,而且這個記憶是比較枯燥的,歷史人物事件非常的眾多,里面又沒有規律,對于不喜歡歷史,又不喜歡記憶的人而言,這將非常吃力。但對于喜歡歷史自己,又喜歡自己的人而說,這將是一門非常好學的學科。
歷史需要用途表的形式,把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時間發生的事,區分開了,還要善于編口訣。東西寄多了,還容易搞混淆,所以,自我感覺這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從考試而言,歷史選擇性,稍微比較好拿分,主觀題點比較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現遺忘答不到位等現象。
物理
物理,作為理科中的一門,也是,難度比較大的。研究的是物體的運動,揭示物體運動的規律,比較有用,要比較抽象,很多東西要自己能夠想象。還要經常根據學到的基本知識進行推導,還要計算的東西比較多。對于抽象思維和計算能力不好的同學比較難。
但對于不喜歡記憶,只喜歡靠圖片記憶喜歡思考的同學而言,這將會是一門比較簡單的學科。對于考試而言物理比歷史更容易拿高分,物理你做對了,基本上就不會扣分,容易得滿分。對于3+1+2,物理和歷史都采用考試分直接記如總分,會學物理的人,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有優勢。
為什么物理比歷史難但分數線更高?
1.對物理的需求增加: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對物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許多科技公司、研究機構等都需要具備物理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因此報考物理專業的人數也相應增加,競爭也更加激烈。
2.對物理專業認識的深化:隨著科學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學習物理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還有更廣闊的就業前景。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報考物理專業,也導致了分數線的上升。
3.物理學科的學習難度增加:與歷史學科相比,物理學科的學習難度通常會更大一些。物理需要具備較強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而歷史則更注重對歷史事件和過程的理解和分析。因此,相對來說,物理學科的考試難度更高一些,導致了分數線的升高。
總之,物理分數線比歷史高的主要原因是物理專業的就業前景好、認識的深化以及學習難度的增加。這也提醒我們,在選擇專業時要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來做出理性的選擇,并不僅僅看重分數線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