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實際上,只要掌握了好的思路,養成了好的習慣,就會發現物理原來如此簡單、如此有趣。
高中物理力學難還是電學難
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的難度通常被認為高于電學。力學是高中物理的基礎,它在整個物理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力學涉及的運動規律和公式的掌握,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實踐來深化理解。
力學問題常常與電磁學概念緊密相關,許多復雜的電磁學問題最終可以通過力學原理來解決。相比之下,電學在高中階段更加抽象和復雜。
高中的電學內容更為深入和微觀,涉及的概念和定律不僅需要記憶,還需要深入理解。盡管電學有一定的難度,但一旦掌握了基本概念,很多電學問題可以通過力學原理來解答。
高中物理的解題方法與解題技巧
1、審題的技巧
高中物理審題時注意畫出能直觀表達物理過程、顯現物理情景的草圖,并劃分好階段,選擇好始、末狀態,分階段恰當選擇好研究對象,并認真分析它們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畫好受力示意圖,選擇好解題方法,恰當選擇參考系、勢能參考面和矢量的參考方向,運用正交分解法解題時,注意合理選擇分解方向建好直角坐標系,以便于描述和簡化運算為原則。
2、選擇解題方法的技巧
選擇解題策略的思維過程,它是解題成敗的關鍵。選擇解題方法,既要充分剖析題意,又要對所運用的理論有深刻的理解,尤其是要注意它們的適用條件和適用范圍。
研究單個物體受力的瞬時作用與物體運動狀態的關系時,一般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單個物體受到力的持續作用,特別是變力的持續作用而發生運動狀態改變的過程時,應優先考慮運用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
涉及時間的問題優先考慮動量定理,涉及功和位移的問題則應優先考慮動能定理。對恒力作用或者可視為恒力作用的變力作用過程,也可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律求解。
3、計算題的技巧
高中物理計算題是高中生用規范的物理數學語言、必要的文字說明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表述思維過程的一種常用方式,是解題者的思維品質、思維能力、思維方法、思維習慣的一種客觀反映。
通過書面表達,能客觀評價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作答計算題時,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確題目論述的場景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如果是熟悉的,則完全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對此簡單題進行解答。
高中物理可以分為幾大板塊
第一、力學
力學模塊:按順序為:力與運動+功與能量+沖量與動量,它們是整個力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3把金鑰匙,也就是說要學好力學部分,這三部分缺一不可。
第二、電磁學
主要可分為場(電場/磁場)+路(電路)+電磁感應,而電場/磁場相關的內容是電磁學復習的一個重點(粒子運動、交變復合電場),而此部分內容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內容。電磁感應尤其是導體棒切割磁感線運動更是每年高考常客。
第三、非主干知識模塊
其實并不是說不重要,相反這些知識點在每年高考中都會出現,尤其是萬有引力,近現代物理。在這里列為非主干知識。
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其實與之前的關聯性不大,即使其他兩個大模塊掌握不牢固,這部分非主干知識還是可以通過刷題等短期突擊迅速提升起來,這部分內容是投入少見效快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