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習非常的“枯燥”,尤其是學習理科內容,繁瑣的公式、各種概念、各種定理,稍不注意就會記混淆。有的學生偏科高一的時候數理化都不及格,這種情況下只要后期有好的方法去學習也是能翻盤的。
現在來具體談一談高中數理化的學習方法:
一,高中數學主要還是考察基礎知識,難題都在基礎知識上加以綜合,所以說要學會課前預習,在課后訓練中一定要多積累多思考,找到知識之間的共性和關聯點。
二,高中物理有著三多的學習方法,就是多理解、多練習、多總結,多理解,理解公式的來龍去脈。
比如牛頓第二定律f=ma,要求不僅僅記住這個公式,更主要理解力是產生加速的原因,力的方向決定加速的方向,而且要觸類旁通,由這個公式可以得到,這是一個關聯到力學和運動學的公式,由這個公式演變出來,由這個公式演變出了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的做題的兩大準備工作。
多練習,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做中等偏上的題目,學會板塊化的積累,以當年高考題為主要復習資料,在做題的過程中,再次深層次理解公式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多總結,就是在大量做題的基礎上,學會總結物理模型,形成自己的獨特思維方式,換句話說,學習高中物理就是學習物理模型。
三,高中化學有三抓,就是抓基礎,抓思路,抓規律,化學的學科本質決定是理科中的偏文的科目,要求學生多記憶特殊的化學現象,勤動手,勤計算,比如學習有機化學,主要抓住有機化學的規律,學習每一個官能團的化學性質,方法就更簡單了。
如果孩子高一的時候理化成績不理想,要在高二怎么提高成績呢?
1.重視三個基本。即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物理化學概念和規律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掌握解題方法和步驟,從而避免解題中出現張冠李戴、生搬硬套。
2.適量做題。做題是檢驗學習成效的主要方法,做題之前要對題目進行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許多題意并非“直白表達”。要看懂題外之話、理解弦外之音,因為解題的突破口就在其中。有時間多做點題更好!
3.熟悉若干種典型模型。大題是小題的組合,小題是基本模型的應用。由于組合方式不同,所以題目千變萬化。但是基本模型是相同的,特別是力學問題或力、電綜合問題更是如此。
假如高一半期己過,語文、英語突出,數理化太差,又該怎么辦?
首先在數學方面——在做題基礎上建立知識點間的聯系,加強練習。
數學似乎是對記憶要求最少的一門學科,但靈活運用確實不易。作為一門理科生,學好數學至關重要,畢竟數學分值很大。
學習鉆研課本知識與做題二者相結合這是首要問題。很多同學連基本的數學公式及概念都沒有理解透徹,就一個勁的盲目做題,那結果可想而知。老師建議對于基本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間的關聯,必須加以高度重視。而且必須學會在做題的時候聯系所學知識,鞏固并且找出知識點間的聯系,這一點特別重要。
概念間相互透徹的基礎上再做題,就能夠達到相當的水平。反之,如果悶頭做題,不懂得總結歸納,做題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值得強調的是數學方面一定要準備一個錯題本,在每次考完試同學們應根據知識點間的聯系把相同類型的題目整理到一起,找出自己題目做錯的原因,認真歸納分析。
其次物理——加強做題訓練,提高應試策略。
在物理學習中,很多知識點都需要背誦的,比如說一些基本的概念、規律和結論等等。
很多的孩子在平時的時候,往往會將物理看做一門純物理,想當然地認為不應該用很多的時間來進行背誦,這樣物理成績自然得不到保證,物理書中主要是給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論,要應付難度較大、較為靈活的高考試題,一定要做相當多的各類習題,做習題的過程中深化所學知識,并且形成對一類題型的做題套路,這是很重要的。
最后化學方面——熟記化學方程式,掌握基本理論。
高一的化學其實還沒有那么難,對于老師所講的筆記肯定是要做的,另外方程式也是一定要記的,不管你化學有多差,很多都不懂,你也要記化學方程式,因為考試中化學方程式的分值也不小。
另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物理與化學課的實驗問題。實驗題在高考中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幸虧物理與化學中的典型實驗,或者說內容豐富、容易考到的實驗并不是很多,最好是切實掌握,并且弄通其中的各種涉及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各個細微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