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種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擁有自主學習的技能對孩子以后的學習和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重新讓孩子認識學習
不要讓孩子把學習當作一種任務,要讓他出自興趣和需要而學,如果把學習看成是任務,就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迫不得已而學的,然后就會處于消極被動狀態。要想提高學習自覺性,就要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看作一種生命、生活的需要,這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
2、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可以從孩子擅長和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設定小小的階段目標,打造成就感,培養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輔導孩子利用多種方式去探究,在網上搜索,去圖書館查閱知識等,讓孩子體會到攻克難題后的喜悅。
3、對孩子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通常,孩子的學習計劃是由他自己制定的,當孩子能夠堅持計劃,養成良好的習慣時,孩子就打開了獨立學習的大門。家長也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不是一項任務,而是通過解決難題來鍛煉思維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讓他學會復習問題,篩選問題中有用的信息,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
4、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學習環境要保持安靜、整潔,這樣就可以減少各種外界干擾,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學習。所以在學習時,要勸告旁人不要隨意打擾,不要大聲喧鬧。對于各種不利于學習的誘惑,要讓孩子學會控制,抵制這些欲望。
5、孩子更加自覺地學習
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孩子重視了,他才有動力,才能自覺地投入。家長的任務不是替孩子下決心,而是幫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孩子分析出他的能力和原來的學習水平,找出他的潛力,樹立孩子的信心,確立要奮斗的目標, 鼓勵其努力拼搏。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總之,自主學習并不是靠孩子自己去學習,而是需要父母一起努力,適當給孩子制定一些學習計劃,慢慢就會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