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好數學的基礎。但是,有很多學生在這塊的計算能力并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呢?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
1、讓學生熟練掌握運算法規:在小學階段,學生要學到自然數、小數和分數,這三類數都要進行四則運算加、減、乘、除,每一類數的每一種運算都有自己特定的運算法則,熟練掌握各類。
2、注意培養學生估算能力:新課程把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其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數學計算和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估算能力也是一個人計算能力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具備良好的估算力。
3、切實加強學生口算訓練:在課堂中,一般采取下列步驟進行口算訓練: 先讓學生先口算出結果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對良好的口算方法及時給予肯定,有時對同一題目,還可問學生有無別的口算方法。
4、善于采取簡便算法:有些數學計算試題具有明顯的形式和數構造特征,這些特征正是施展簡便算法的大好機會,通過一定數量的簡算練習,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逐步強化了學生數學計算的技巧和快捷性。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部分教師未對算理、構造算法等概念進行深入探究,對學生布置大量習題,以題海戰術來進行訓練。這樣做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易造成學生厭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模式上仍以“講”、“練”分離的形式呈現。教師在完成運算法則講解后,便可將其余時間交還給學生自行學習。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忽視了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沒有做到抽象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相聯系,也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提高的方法技巧
1、依托合作探究方法,提高算理掌握水平。新課改要求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而探究式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基于主體認知,深化體驗感與理解能力,加深對知識理解的透徹度,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式探究模式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圍繞能力培養學習策略,養成審題檢查的習慣。在強化計算概念與方法教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當注重加強對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包括審題習慣、檢查習慣等。
3、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如教學義務教育十一冊教材中"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首先要學生拿出一張圓形紙片,讓他們將圓紙片對折打開,再對折再打開,如此多次,讓學生觀察在圓紙片上看到了什么?學生精力陡然集中,學習效率也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