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是出自毛澤東的《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一詩,意思是你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牢騷太多了,要提防有礙身心健康,對一切風光景物要放寬眼界去衡量。
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
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往往會遭到很多困擾與煩惱,主要是來自于自己。所以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問題。
出處:“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我們雖有有限的失望,但是還有無線的希望。生活依舊簡單、平靜、恬淡。要以寬闊的胸襟,長遠的眼光,去辨證的分析問題,排解心中的“牢騷”,社會上的“濁事”。
風物長宜放眼量全詩是什么
風物長宜放眼量,出自近代詩人,思想家,政治家毛澤東的《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的一句。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譯文:
我們在廣州品茗暢談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懷,在重慶您向我索詩時正是秋天草木枯黃的時節。
歷經三十一年的風雨戰斗,又回到這舊都,在這落花繽紛的暮春時節有幸讀到了您華美的詩篇。
你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牢騷太多了,要提防有礙身心健康,對一切風光景物要放寬眼界去衡量。
不要說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的水太淺,在這里觀賞游魚要遠勝于富春江邊釣魚。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心思想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這首詩是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4月29日對柳亞子3月28日寫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的和詩,這期間毛澤東正忙于指揮解放軍渡江作戰和為建立新中國作各種籌備,其繁忙緊張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給柳亞子的贈詩寫“和詩”,絕非一般,實屬罕見。
絕不同于昔日文人之間的閑情逸致、以風雅韻事為目的的贈答奉和。毛澤東的這首和詩,同他以后的幾首“和詩”一樣,均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政治性,不僅僅是詩人之間的酬答和有感而作,重要的是其目政含義。
七律和柳亞子全詩賞析
詩的前四句追敘詩人與柳亞子的三次交往。表達了對柳亞子等傾向革命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深切關懷。后四句對柳亞子的牢騷提出開導規勸,并表示殷切的期望。
首聯兩句回憶同柳亞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見,表明彼此并非初交。
頷聯點到正題,對柳亞子說明讀到他的詩了,也仍然是憶舊。只是首聯是回憶兩人的交往,頷聯是回憶自己的行蹤。聯系起來看說明在革命戰火斗爭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
但在31后重到北京的時候,朋友又相見了,而且得到了對方的詩篇。柳亞子原詩里“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是對他早年參加革命活動的回憶,寫這些表明他對革命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