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則新聞報道引得廣泛關注:一位父親用沒收手機的方式阻止上小學的女兒玩游戲,卻遭到女兒的辱罵,讓人寒心。類似這樣的事件,近些年來頻頻發生,那么,現在的小孩沉迷游戲怎么辦呢?
1、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在玩的游戲,所謂“自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樣才和孩子有更多共同語言,了解游戲后,也能更好地跟孩子分析游戲的利弊,引導孩子客觀地看待游戲,僅把它作為一種娛樂方式;
可以用一些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出去旅游、打球、閱讀等,讓孩子從這些活動中體會到樂趣,也能減少他對網絡的依賴。
2、循序漸進,不強制剝奪
家長要讓孩子戒掉游戲癮,就要以循環漸進的方式,將時間從1小時,縮短到55分鐘、50分鐘……當初時間上是5分鐘、5分鐘加上去的,現在就要5分鐘、5分鐘的減下來。
這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家長直接用強硬手段剝奪孩子手機,不給孩子緩沖的機會,就很容易讓孩子內心產生剝奪感,這看似效果立竿見影,但是后患無窮。
3、耐心引導,幫孩子找替換項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接觸到手機游戲,是因為有些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想要“偷懶”。尤其是很多家長本身就喜歡玩游戲,自然會讓孩子早早的接觸到游戲帶來的刺激、興奮。
因此,家長要學會耐心陪伴,當孩子想要玩游戲的時候,家長可以尋找孩子其他感興趣的事情作為替換。
1、沉迷游戲,沒心情學習
喜歡玩游戲的孩子已經習慣了游戲帶來的輕松愉悅的信息,他們對知識學習感到乏味,學習成績下降,被指責后需要在游戲網絡中尋找慰藉,形成惡性循環后,孩子逐漸失去對知識的渴求,產生厭學。
2、導致成績下降
孩子沉迷游戲最直接的后果是成績下降,即使在暑假期間也是如此,孩子的自控力是有限的,一旦沉迷游戲無法自拔,基本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貢獻給了游戲,哪里有時間、精力、思想花在學習上,所以沉迷游戲的孩子就會導致成績下降。
3、影響家庭和睦
很多親子沖突都是因為游戲,好心的父母會阻止孩子玩游戲,但孩子堅持要滿足自己玩游戲的欲望,容易引起矛盾,甚至激化,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天生就不是會玩游戲,幼小時玩游戲,父母不重視以為孩子小,沒太大影響,到了真正上癮的一天,卻成為了無法解決的難題。小孩沉迷游戲怎么辦,父母需要去發現孩子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