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是我國實施的一種新型的招生方式,它不僅僅是育人方式的改革也是招生方式的改革,強基計劃一定意義上避免了自主招生出現的問題,確保高考的公平公正。
高考走強基計劃好嗎
報考強基計劃的利:公平性更高;報名限制少;高校培養模式更完善;更重視人才。
報考強基計劃的弊:招生專業為基礎專業;考生只能填報一所學校,志愿填報難道較大;破格入圍條件要求高;招生人數較少,競爭壓力大。
剔除了自主招生中的灰色交易,高校招生更公平;同時強基計劃更重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學生錄取以后不能轉專業,減少了基礎學科生源流出,培養更加符合學科需求的科研人才。
強基計劃適合哪類學生
適合成績優秀的考生。
強基計劃高校院校層級較高,參與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錄取線較高,而根據強基計劃的規則,要求考生高考成績比例不少于85%,所以考生成績一定要好。
強基計劃報名條件
1.高三考生,符合高考報考條件并且參加高考,應屆生和復讀生均可。
2.擁有省級比賽或五大學科競賽的獲獎記錄,且能夠證明自己具有學科特長。
3.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占比不低于85%)以及高校綜合素質評價折算出考生最終的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可破格入圍高校考核,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強基計劃是用來保還是用來沖
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在填報時是否用于“沖”還是“保”,取決于考生的具體情況和個人發展規劃。
“沖”意味著考生嘗試沖刺比自己平時成績或預計高考分數更高層次的學校或專業,利用強基計劃可能提供的優惠政策,如破格錄取或降分錄取的機會,以期進入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平臺。
“保”則是在填報志愿時選擇與自己實力相當或稍低一點的學校或專業,確保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尤其是在對基礎學科有濃厚興趣并且愿意長期致力于相關領域研究的同學中,選擇強基計劃作為穩定的選擇。
強基計劃由于其選拔方式和培養目標的特殊性,通常要求考生對基礎學科有扎實的基礎和深入學習的興趣,并且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傾向于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領域。
因此,考生在決定是“沖”還是“保”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高考成績預期,還要權衡自己對基礎學科的熱愛程度、長遠學術追求以及對計劃內學校及專業的認同感等因素。
總之,對于符合條件且有意向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和國家戰略需求領域的考生來說,強基計劃既可以作為一個沖擊更好高校的機會,也可以作為穩固未來學術道路的選擇,關鍵在于根據自身條件和意愿來制定合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