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是我國開展的一項教育改革計劃,旨在提高全國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考生開始報名強基計劃,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強基計劃,那些有志于深入學習和研究基礎學科的人才更適合強基計劃。
高考的強基計劃是什么意思
高三強基是指高中三年級學生參加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招生考試,是教育部在基礎學科實施的招生改革試點,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強基計劃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直指基礎學科的傾斜性招生政策,幫助有能力且有志于基礎學科研究的學生進入適合的大學,選擇合適的基礎學科專業。
強基計劃適合哪些考生報考
1、成績優秀的考生
強基計劃入圍成績最低要求在一本線或者特控線上,同時,強基計劃高校院校層次比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老牌985高校,是每年高考關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報考這些學校的學生非常多,并且強基計劃按照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的分數來入圍。所以成績越好,對報考越有把握。
2、對基礎學科感興趣或學科能力突出
強基計劃定位在基礎學科,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如果單靠高考成績也許無法考上這39所國家最高層次的大學,強基計劃給予這類考生優惠同時,也希望能建設國家的基礎學科,達到雙贏。
所以對學生來說,對某一基礎學科非常感興趣,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也傾向于該基礎學科,那么強基計劃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3、想沖刺更高水平大學的考生
強基計劃的39所學校均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大學,對于想要上名校并且已經提前規劃的學生來說,報考強基計劃的同時兼顧高考,可以增加名校錄取機會。
從強基計劃政策來看,大部分高校高考成績是入圍校測標準,其備考與高考不沖突;從強基計劃招考流程來看,校測考試安排在高考成績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備考時間,不耽誤高考學習。
報考強基計劃的優缺點有哪些
利:
增加選擇機會和上名校的機會:強基計劃試點招生院校為36所A類雙一流院校,這給考生提供了一次額外的選擇和進入名校的機會。
報名限制條件少:與其他特殊招生方式相比,強基計劃報名基本沒有限制,只要是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的考生都可以報名,這給了普通考生更多機會參與競爭。
完善的學習和培養模式:高校會為被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制定單獨的培養方案,包括單獨編班、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條件等。
重視人才和特長生:對于在高中階段獲得五大學科競賽銀牌及以上獎項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圍強基計劃(高考成績需達一本線),這給某些領域有突出特長的考生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弊:
招生專業為基礎專業: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主要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相關專業,與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專業相比,主要是基礎學科。而且報考強基計劃的學生入學后不能轉專業,考生需要在報考前慎重考慮。
限報一所,志愿填報難度較大:根據各校公布的招生簡章,強基計劃僅限報一所學校,這增大了志愿填報的難度。
總的來說,強基計劃既給考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完善的培養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戰和局限性,需要考生在報名和填報志愿時充分了解和考慮。
強基計劃的試點高校有哪些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還有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