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高考的不斷實施,采取新高考的省份越來越多,孩子選科的的問題也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新高考中,孩子選科不再有局限于文科和理科,而是可以選擇多種科目的組合,選擇范圍更大,也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高中生選科怎么選比較好
最科學的方法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做好自我認知,了解學生本人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和能力優勢,做到知己。
2.了解職業、專業和大學。選科的終極目的是選職業,選定職業方向后,通過大學專業的學習來支撐職業能力。各大學的專業都有不同的專業選考要求,所以必須提前了解,這些是知彼。
3.結合學校的學科教學的優勢。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都有學科名師,這些是可利用的資源。
選科推薦:
偏文科:歷史+地理+生物組合
組合優勢:
1、易于理解: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最難懂的科目首先是物理,其次是化學。物理難,化學散,兩個學科都需要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試題去加深理解,所以,對于那些上課聽課困難的學生來說,放棄這兩科是理性的選擇。
2、易得高分:政治和生物,哪個好?為什么問這個問題呢?因為這個組合就是傳統的老文科組合,用生物取代了政治,所以主要涉及政治和生物的比較。其實,政治和生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背的多,生物的背誦一點也不比政治少,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生物背熟了,可以考高分,而政治則不能,主觀性太強,而且更新太快。
3、整體難度偏低:在實行新高考的地區,地理和生物,這兩門學科,其實都屬于“中性”學科,既偏文又偏理,既不屬于文,又不屬于理,所以學習和考試難度,反而變小了。
偏理科:物理+地理+生物組合
組合優勢:
1、好學:物理是選考科目中最難的一門學科,但是物理也是最重要的一門學科,所以很多學生即便物理不是很好,但是依然要選物理,所以物理不算好學的學科。但是,地理和生物屬于相對比較好學的學科,這兩門屬于“中性”學科,很難說是文科還是理科,正因為這種特點,反而讓這兩科變得不那么難學。
2、好考:因為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所以選擇的人數越多,基數越大,賦分相對越公平合理。地理和生物是選擇人數較多的,所以只要你學得好,不用擔心賦分低。而且這兩科客觀性比政治、歷史強,只要你學好了,考個高分并不難,而政治和歷史則不一定。
3、好選專業:選擇了物理,意味著90%以上的專業都可以選擇。比如,在最新發布的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大多數高校的多數專業必考科目均要求物理。
高中選科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1、興趣在哪里?
全面評價自己,了解自己,問問自己:你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到底對文科感興趣,還是對理科感興趣?你的特長是什么?這些問題都要全面了解。因為一個人,要干好一件事情,興趣十分重要,有興趣了,即便自己所做的事情十分辛苦,也覺得十分快樂。
2、自己的文理科成績如何?
全面分析自己的文理科學習成績,看看自己的強項在哪里?是文科更強,還是理科更強。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根據自己的學科強弱,作出自己明智的判斷。
比方說,有的同學理化成績持別好,文史類學科的成績不怎么樣,那當然選擇理科的勝算就更大。這個比較好解決,只要拿出自己上學期的考試成績,全面對照比較,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高中選科是自愿還是強制的?高中選科方法
高中選科應該是自愿的,特別是師資力量雄厚的學校,每一種組合都可以開設,但個別學校,或者是邊遠地區師資力量較弱的學校,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有的組合沒有學生報,或報的學生較小,所以該校只開設有優勢的學科組合,對于選本校不開設組合的學生,學校要勸另選,或轉到別的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