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對孩子有關吃苦耐勞精神的教育。
最后這一段時間,由于學習任務的增加,孩子肯定會覺得比平時更辛苦。但是從人的一生來看這種辛苦,是孩子的一筆最好的精神財富。我們家長要經常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時候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為他們講道理,使他們懂得,不努力、不吃苦就不會有大的收獲。同時對他們通過努力、勤奮得到的進步要表揚、鼓勵。使他們苦中有樂、苦中有希望。
2、加強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方面關心
學習任務的加重,孩子的體力消耗變大,適時增加平時的用餐營養。在睡覺、穿衣等一些細節上要更加重視,以防孩子生病。要知道,現在一感冒就會落下課。由于時間緊,節奏變快,一旦落下,就很難有時間補上。另外,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監督。不要讓孩子的睡眠不足,到一定的時間提醒孩子休息,控制好電視的收看,電腦的使用時間。
3、許多中外科學家成長的事實都說明,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成功起著很大作用。
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否則貽害無窮。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學校教育活動中,還要求家長積極的與學校老師配合,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與學校老師達成共識,從而取得教育孩子的協調性、一致性。
4、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系及時溝通。
家長與教師的交流方式是多樣的,如面談、電話交談、寫信等。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也及時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如實反映給老師,從而針對孩子的優缺點共同協調配合及時的給與表揚或糾正,調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