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時,天生的恐懼只有兩種:一種是非常響亮的奇怪聲音,一種是突然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其余的恐懼是后天習得的。所以,孩子膽小,父母先從自己找原因,有沒有過度保護?一直對孩子說“不”?這些都會導致孩子膽怯,害怕接觸外界。那么,孩子膽小怎樣提高孩子膽量?
如何改變孩子膽小性格
1、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膽小的孩子做事被動,家長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家長可以先鼓勵孩子主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來建立自信,然后將這種主動性擴展到學習和與人交往。
2、磨練孩子的性格
如果孩子很膽小,父母可以選擇“強迫”孩子,主動磨練孩子的性格。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一些可以磨練意志力的運動,讓他們參與其中。家長可以讓孩子練習跆拳道或武術等運動,鍛煉孩子的性格和身體。
3、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長領域,因為父母必須清楚他們孩子的專長。而家長要自覺地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長處,最好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一定的成績,這樣會讓孩子對自己喜歡的領域學習更有興趣,也更容易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膽小怎樣提高孩子膽量
1、接納孩子
因為孩子還很小,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什么,對于內心的恐懼、擔心或焦慮是什么,孩子也說不上來。常見這樣的情況,媽媽把孩子推到孩子堆里,推著說:孩子真是,有點不合群,怕什么,跟別的孩子玩。
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就很難引導孩子走出膽怯的陰霾,越是這種擠壓的孩子,孩子可能就想躲在父母身后,如果此時父母再次感嘆:孩子膽小了。這種貼標簽的言論,孩子可能比較膽小。
2、傾聽孩子的情緒表達
當孩子膽小懦弱的時候,家長需要蹲下來問孩子,他當時的情緒是什么,可以幫他說出來,比如:你害怕是因為你不認識那群小朋友嗎??怕他們不跟你說話?我們為什么不走過去打個招呼呢?這時候要聽聽孩子的聲音,如果當時孩子不愿意說,或者不喜歡說,可以選擇回家問問,或者睡前在孩子身上聊聊。
3、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積極意義
理解這個想法的核心是任何消極情緒都有積極的正面意義,孩子膽小恐懼害怕怎么辦。當孩子變得如此膽小時,父母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哪些行為和語言鼓勵孩子變得膽小,然后改變它沒有然后添加鼓勵,孩子因為年幼,所以很多時候內心是敏感脆弱的,分不清對方是在說真話還是在開玩笑。
孩子膽小怎樣提高孩子膽量。想讓孩子不要那么膽小,家長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同時,遇到事情,不妨通過以上“情緒教練”3個步驟,準確感知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緩和,最終幫助孩子走出膽怯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