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是害怕放過孩子,這就是孩子過分依賴父母的根源。
孩子靠的最突出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什么都不做,所有的事情都得由父母來做,問孩子為什么不能自己做事,孩子會說得有道理且堅強(qiáng)的回答:“自從小時候我不用做,爸爸媽媽幫我做,我不用做。
孩子依賴父母的表現(xiàn)
以前看過新聞,上大學(xué)的孩子連衣服都不會洗,只好打包郵寄回家讓媽媽洗。看到這樣的事情,也真的覺得很無奈。
不過,孩子終究要走出家門,各種問題還是要她一個人去面對。或許現(xiàn)在父母可以幫他穿衣、吃飯、收拾行囊,但未來,他將不得不自己工作和處理人際關(guān)系。父母如何陪伴孩子一生?
所以,家長少做,不如放開孩子的手腳,讓他學(xué)會用自己的雙手做事,學(xué)會用自己的腳走路,這樣孩子的成長才不會被禁錮。
對于孩子過度依賴,也不要“推”他過自己的生活,這會讓他感到很沒有安全感,父母有一句多用鼓勵的話來引導(dǎo),當(dāng)孩子想要你想要的,看到事情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nèi),如果他能做到,那就讓自己去嘗試,如果任務(wù)不在他的手中,讓孩子看著父母做,或者建議他做別的事情。
讓孩子做事,可以先從提高他的自理能力做起,從最簡單的吃、穿、睡、洗臉、刷牙,再稍微復(fù)雜一點的收拾自己的包包和文具,起床后上床,然后去打掃房間,收拾各種雜物等等。
一開始不要對他要求太高,只要他能把做的事情做完,就算孩子做得不好,我們也不急著幫忙,慢慢提醒他,讓他去找最合適的解決辦法,當(dāng)孩子逐漸具備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時,他有了“本錢”,再去發(fā)展其他能力。
孩子過分依賴父母,主要原因是父母太寵
家長總是一味的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所以對于孩子的要求,家長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把握“度”,凡是不利于孩子自主成長的要求,我們不急于滿足,去幫助他們擺脫了對生活的依賴。
當(dāng)孩子提出要求時,父母首先要考慮要求是否合理,他是否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健康成長,可以盡量滿足所有合理的要求,所有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拒絕孩子或延遲滿足,只有這樣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什么事情應(yīng)該自己去做,不應(yīng)該依賴父母,他才能慢慢的在生活中變得獨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孩子恰如其分地“狠”了一句:“自己流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做”。所以,要讓孩子有自強(qiáng)不息的精神,一定要讓他做自己的事,不要干涉他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