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包辦一切的父母,很難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可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家長,放不開手,恨不得把孩子成長道路的坑全部填平,于是不知不覺的忽略了孩子自身發展的規律,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讓孩子變得畏手畏腳,那孩子自覺性差怎么辦?
孩子自覺性差怎么辦
1、從小事起,延長孩子的耐性
孩子常見的自覺性差的場景,比如上幼兒園時,老師拿出了玩具讓孩子等1分鐘后過來取,但孩子就是控制不住,急著要取。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孩子急著要一個玩具時,我們可以讓他數數延長孩子的耐性。比如數10下、20下后,再給玩具孩子。經過練習后,孩子的自控力會增強。
2、培養行為習慣
孩子的不自覺行為,如孩子亂放、回家看電視忘了作業、在外玩很久還不回家等。這些與孩子的習慣養成相關,如果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小的孩子不知道鞋子要擺放整齊,而對于大的孩子即便知道了但從小的壞習慣已養成。
3、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要孩子不玩手機,父母先不玩手機;要孩子干凈整潔,父母先示范;要孩子熱愛閱讀,父母先愛閱讀。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1、培養孩子的興趣:什么事情只要有了興趣,就有了做事的意愿。孩子對所做的事情有興趣,自然就會想做。為此,家長可以先從孩子目前的.興趣入手去擴大孩子感興趣的范圍,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孩子走向相關的領域。
2、要讓孩子有成就感:在孩子達成的過程中不斷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有持續的成就感,就像游戲通關一樣,會讓孩子獲得動力不斷地走下去。
3、長期堅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形成了自覺性,就是最終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這需要我們在孩子氣餒時不斷鼓勵孩子,在孩子忽略的時候提醒孩子,讓孩子堅持足夠長的時間,習慣自然而然就會形成。
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自覺性差怎么辦這一問題小編給出的一些解決方法,孩子自覺性是需要我們家長正確培養的,要想讓孩子有自覺性,一定不要包辦孩子的任何事情,更不要溺愛孩子,盲目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