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會犯錯,但是大多數家長第一時間就會選擇批評他們訓斥他們,但是過后又感覺到十分后悔,可是孩子也是說了許多次也不管用,屢教不改,甚至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你也會發現孩子越管越叛逆,那叛逆期吵孩子可以么,又該怎么管教孩子呢?
叛逆期吵孩子
有一位母親反應,近幾天他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喜歡處處跟自己對著干,越是不讓他去做的事情越要去做,作為媽媽的他脾氣也是暴躁,礙于母親的權威,直接就大吵了孩子一頓,吵完以后孩子還老實一會,可是之后一點也不改,不長記性。搞的人直窩火其實許多時候父母的說教,責罵,命令暴力等方式,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生硬的命令語氣只會給孩子更強的心理暗示,比如家長說孩子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總是一樣的錯誤犯好多次,孩子其實聽了之后會繼續犯錯。
相反,如果你說“媽媽覺得你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你已經長大了,我相信你以后絕對不會在犯這些錯誤了,媽媽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孩子聽到這類話,就覺得下次不會辜負媽媽的信任與期望,減少犯錯誤的次數。
就比如孩子一直沉迷動畫片而不想去吃飯,根據以往肯定會大發雷霆,吵孩子一頓,解繼關掉電視,其實你可以說“你不吃飯的行為讓媽媽很不開心,大家伙都在等你吃飯,動畫片我們可以吃完飯在看,如果不吃飯一會就涼了,大家都希望你過來吃飯”。
其實這種方法叫做“期望效應”經常被用于學校內的教育,通俗的來講就是老師對孩子期望越高,孩子的成績就會有顯著的提升。當然這種方法同樣也適用于家庭教育中,因為家庭教育中發揮一個孩子潛能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跟贊賞,如果父母只會以為的批評孩子,責罵孩子,沒有什么比這種方法更能抹殺孩子的童真跟信心,如果父母給孩子傳導更好的期望,就會使他們進步的更快,發展的更好。
面對叛逆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對他們進行責罵,大吵大叫,不要隨意給他們貼上負面的標簽,而是學會鼓勵,贊美。將打擊轉變為期望,而責罵,大吵孩子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差。
責罵孩子次數過于頻繁,更會強化他們的叛逆心里,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不利。導致有些孩子變得自卑,孤僻,暴躁,所以教育孩子需要選擇正確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責怪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