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對孩子來說可能很困難。每個孩子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而父母不知道的是,這是孩子正在經歷的一個重要的成長過程,那么,孩子不愛主動打招呼怎么引導?
為什么孩子不愛主動打招呼
1、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或接觸陌生人時,會先觀察,這是一個考察環境和人的過程。一旦他們發現危險或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他們就會逃跑。這也是對危險的警告,對自己的保護。
2、認知能力的提高
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己和他人的概念,所以也沒有“陌生人”的概念,所以孩子可以隨便擁抱隨便摸。當孩子在被陌生人觸碰后開始有意識地抗拒陌生人并哭泣或躲避陌生人時,表明孩子在認知中知道誰是熟悉的,誰是陌生人。
3、孩子的情緒和情感的表達
剛出生的嬰兒只有在開心的時候才會通過哭和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沒有其他表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如恐懼、緊張、悲傷、害羞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
孩子不愛主動打招呼怎么引導
1、為您的孩子樹立榜樣
生活中,有的孩子會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因為父母通常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父母看到對方的朋友或同事,會主動打招呼說“你好”跟他們在一起,孩子看到會記住,下次看到有人會模仿父母說“你好”。
如果父母平時沒有和別人打招呼的習慣,而是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會讓寶寶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引起反感,所以,要讓孩子變得有禮貌,父母通常應該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時間長了會給寶寶帶來好的影響。
2、為您的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
有的孩子之所以看到別人不說“你好”,也有可能是家庭原因,現在很多家庭生活壓力特別大,有的家長平時都是一臉陰沉,表情嚴肅,家庭氛圍不是很好。
孩子生活在壓抑的環境里,變得沉默、安靜,尤其是有些家長平時見到同事或朋友的時候,就會讓孩子去玩,想著大人說話與孩子無關。
時間長了,孩子們會覺得大人的事情跟他無關,也沒必要跟爸爸媽媽的朋友或者同事打招呼。因此,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該讓孩子在有客人的時候與同事朋友一起見面。下次見面,他們可能會主動打招呼。
3、告訴孩子如何互相稱呼
有的孩子平時性格很活潑,但見人不識,他說不出來,就算父母讓孩子說“你好”他也是躊躇不前,一邊說不出來,而是,不是他不想說“你好”,只是不知道怎么稱呼對方,所以,平時家長帶孩子去看朋友,提前告訴孩子應該說“叔叔”或“阿姨”,這樣孩子見了以后會很快稱呼,以避免尷尬或誤解。
雖然人們喜歡有禮貌的孩子,但面對孩子不愛主動打招這種情況,作為父母孩子不愛主動打招呼怎么引導呢,不要強迫孩子向別人問好,而是采取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這種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