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成長背景和階段都不一樣,面對不喜歡交流的孩子,我覺得家長不僅要適應,還要有教育,缺一不可。
我們來看看這個階段孩子的不愛說話的做法吧。
孩子不愛主動交流怎么辦
1.首先需要為您的孩子創造一個比較輕松的交流環境。無壓力的環境是孩子喜歡說話的先決條件。不要在孩子不想說話的時候強迫他說話,以免引起焦慮和緊張。孩子說話的時候,家長不要急于糾正。
2.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說話。父母光跟孩子說話是不夠的,還要注意談話的質量。與孩子交談時,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當作只是一個傾聽者。他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們應該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聲音,不要急于為他們說完。
3.父親更需要與孩子交談。不同的家庭成員角色對兒童溝通能力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與母親相比,父親更可能促使孩子調整和擴展自己的溝通技巧,并且可以支持孩子與不熟悉的人談論家庭生活以外的話題。
4.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語言不是孤立發展的,而是在認知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下發展的。因此,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逐步擴大他們的視野,會讓孩子在觀察周圍事物和人們的實際活動中,逐漸增強他們的交流經驗。
5.用其他的表達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言語主動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語言,繪畫也是他們表達思想感情、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發現語言和繪畫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
6.節假日,家長帶孩子去旅游、爬山、散步,或者和同學一起打籃球、打乒乓球,讓孩子身心健康。
家長要正確引導,以身作則,開闊孩子的眼界。孩子在任何成長階段都需要父母的關心和引導。當孩子需要幫助時,父母給予一些正確的回應,有助于孩子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