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撒謊問題我們要知道,撒謊其實是孩子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是思維走向成熟的一種特征。據研究表明:兩歲孩子的撒謊率在30%,三歲孩子的撒謊率就達到了50%,而4歲之后撒謊更是極為普遍的正常現象,但是很多家長為此感到焦慮不安和恐慌,那么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
小孩子總是說謊
1.不要去指責孩子
家長知道孩子撒謊以后,首先要允許孩子犯錯,不要去指責,而是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去說謊。這里面不要包含責怪,不要進行道德綁架。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看清楚背后的真相,借此來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說孩子把杯子打碎了,他不承認是自己打的,我們就要去反問孩子,為什么不承認?孩子會告訴你,是自己不小心打碎的,但是又害怕被你責罵。知道真相以后也不要急于去指責孩子,而是引導他,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是繼續讓它灑在地上還是收拾干凈。下一次怎么樣去防止自己再犯這樣的錯誤,即便真的打碎了,怎么樣去跟爸爸媽媽溝通,才不至于被嚴厲的批評和指責,這會引導孩子從敢說謊,到敢于不說謊。
2.幫孩子找出犯錯的原因。
其實大部分孩子說謊都是因為害怕,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爸爸媽媽會給自己懲罰,在不確定自己是否是安全的時候,孩子都會選擇說謊去逃避。父母可以這樣去引導孩子,你可以把事情的真相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是不會生氣的,你把真相說出來,我們一起去解決和面對。這其實就是告訴孩子,你不要害怕,爸爸媽媽會幫助你,同時跟孩子站在一起去解決問題。
3.重建關系,讓孩子敢于說真話。
孩子會選擇說謊的真正原因,是不敢去跟你講實話,或許是他有過跟你說真話,但被嚴厲斥責的糟糕經歷。所以,對父母來說,要給他們確信的安全感。如果有這樣的經歷,我們要去向孩子承認我們的不足和錯誤。與此同時,要明確的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更愿意聽到他真實的想法,哪怕是錯誤的一些行為,當孩子知道你能夠接受他的錯誤、他的失敗、他的糟糕,并且不至于遭受嚴厲懲罰的時候,他就敢于說真話了。因此,作為父母來說,我們并不需要同意孩子所有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讓孩子有敢于表達真實想法的信心。如果每當他說出實話了,我們總是反應過度,他還敢說嗎?所以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在大人這里找到足夠的安全感。要讓他知道即便是自己做錯了,同樣能夠得到爸爸媽媽關懷和寬容的時候,他就會選擇還是說真話,而不是為了逃避責任去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