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禮貌,舉止文明,無論是與他人打交道還是其他方式。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如父母所愿,有的孩子會發脾氣,而且脾氣暴躁,往往情緒難以控制,言語猛烈,甚至出現亂扔東西的現象。那么,小孩脾氣暴躁怎么辦?
小孩脾氣暴躁怎么辦
家長也覺得很困擾,為什么孩子年紀這么小,老是控制不住,脾氣暴躁?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消極行為。
為什么孩子總愛發脾氣
很多家長常常為孩子發脾氣而頭疼,也不知道為什么,孩子的脾氣變得如此暴躁,其實脾氣各有原因。有的因為孩子的情緒問題,有的與孩子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
一、吸引家長的注意
有的孩子發脾氣不是因為心情不好,而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注意。現在父母工作忙,996日程很常見。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但在工作的同時,父母也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對孩子的關注較少。
再加上國家放寬了二孩政策,很多家庭開始生二胎,對寶寶的關注越來越少。因此,孩子的發脾氣部分是為了讓父母更加關注他。
二、父母過分溺愛
在許多家庭教育模式中,老人和父母經常一起撫養孩子。大部分長輩都寵壞孩子,尤其是二代親戚,怕孩子冷、冷、餓,放在手心。
父母對孩子的愛本來可以理解,但往往沒有很好的控制成過度的放縱,孩子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以自我為中心,想擁有什么,想做什么。
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而父母則一味聽話,一味配合。當事情不順其自然時,孩子們會發脾氣,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切都必須順其自然。
三、孩子處于叛逆期
孩子的一生會經歷三個叛逆期,分別在3歲、7歲和11歲之后。在這三個時期,孩子的情緒會波動很大,但因為年紀小,又不知道如何控制。
當負面情緒爆發時,孩子會通過發脾氣來發泄。孩子可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心情這么差,但這種不可思議的行為往往發生在叛逆期。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行為會逐漸得到控制和消失。
四、家庭成長環境
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從出生開始,他們就會觀察周圍的事物,當他們具備這種能力時,他們就會開始學習和模仿。
在父親或母親經常發脾氣和扔東西的家庭中,孩子長大后也會這樣做。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行為也是由父母直接造成的。
如何幫助孩子糾正亂發脾氣的習慣
對于孩子愛發脾氣,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只要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找到孩子發脾氣的根源,就可以針對性的解決。
一、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當然很生氣,但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和孩子爭吵。因為對抗的結果必然是相互破壞,同時也會傷害到親子關系。
家長要在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前提下,再和孩子一起去尋找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如果家長不能控制時間,可以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等情緒完全平靜下來,再處理。
其次,幫助您的孩子找到您發脾氣的原因
每個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都有自己的問題,那么家長在孩子發脾氣后應該一起找孩子的原因。
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找出學校或家里的問題。當父母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孩子的角度,相信孩子也能體會到父母的好意。
最后,教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
大多數人在發脾氣后都會感到懊悔,孩子也是如此。而發脾氣本身也是一種表達方式。由于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他們只能通過無序的發脾氣來發泄內心的感受。
但是發脾氣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表達方式,所以父母需要教孩子如何正確使用發脾氣。與其發脾氣,不如溝通或鍛煉。作為父母,他們應該始終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感。
跟我談教育:
孩子發脾氣,背后有一定的原因,所以家長要盡量做到換位思考,幫助孩子找到發脾氣的根源。
家長在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耐心。當然,習慣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努力。只要持之以恒,堅持到底,相信孩子的脾氣習慣,很快就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