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家長要管教,初中孩子要獨立
于是矛盾必然產生,反抗行為在所難免。反抗形式多種多樣,有的不與父母交談,有的與父母陽奉陰違,有的離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為此,家長光滿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點心理學知識,尤其是關心少年兒童的心理學。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積極地教育孩子。
3、心態的調整
做好自己心態的調整,原本孩子不叛逆,或者很聽話,突然的叛逆會讓做家長的心里不舒服,心態上也需要調整一下,做好自己的心理輔導,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4、不一味的只盯孩子的成績單
家長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單。“如果你只盯著成績單,就會忽略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心理成長,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也會破壞你與孩子間的親子關系。”從調查數據看,超過三分一的家長表示,自己的情緒跟著孩子的成績走。
5、家長學會給孩子留面子
首先,作為家長的,不要老是當著孩子的面,特別是當孩子不聽話時,跟您倔時,總是說孩子不聽話,說孩子叛逆,甚至是逢人便說,逢人便講。
往往越是這樣說,越是這樣做,越是更加助長了孩子,越是讓孩子的這種行為稱為一種自然,一種常態,一種習慣。甚至讓孩子以叛逆而自居。
其次,當孩子不聽話時,作為家長的,要先找找原因,是自身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不論誰的問題,此時一定要冷靜,不要急著發脾氣,甚至大發雷霆,一發而不可收拾,那樣的話,將會是兩兩難堪,難以收場。